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二 )


只是,我一直信奉几乎绝迹的奇迹,也在这平凡人海中终有一现 。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狗屁标签 。看似是表扬,实则是歧视 。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 。……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吗?”
我们人人都在渴望电影电视荧幕上走了狗屎运的好运,明知上帝只会给那些宠儿以这样的恩赐 。却总有人愿相信好运会降临 。
只是真的仅仅如此?
母亲说她上学时写了一篇“第九座坟”的文章使得老师坚信她是从书上抄的 。母亲百口莫辩,已分辨不清当时的心情 。
几年前,我写了一条说说安慰朋友,母亲偶遇,询问是转发是原创,我昂起头眼底放着异彩地说“原创 。”母亲不信,硬是要我再编一条 。我才明白母亲当初的滋味:有作品被认可的骄傲,有不被信任的失望……待再写一条验实后,再是什么喜悦也没有了 。
有人承担了幸运,便要有人承担不幸 。
饶是如今,我也不敢忘却那时的滋味 。汇为“悲哀”二字 。
许我在此书已读范围中有限的心理中,了解程浩 。
我想,首先是“有血有肉的真实” 。
他对于《妞妞》所作的评价是“虚伪”,对于《麦琪的礼物》评价令人感到他深深的不屑与失望,对于《童年》他只提出了阿廖沙的学习能力强 。种种皆令人无奈 。(各原因详见原书)
他不会隐藏缺点“把自尊看得比命都重,人送外号:死要免死活受罪斯基 。”他不会博同情,()不会隐藏哀伤,不会将不满掩埋 。皆化为锋利,直入人心 。
再,是他不平凡中的平凡气息,引向再次不凡 。
他的不平凡,是他命运承担的太重,依旧乐观 。
他的平凡,是他的真诚、幽默、阳光、善良也在像普通人一样感受生活的幸福 。
他的平凡中的不平凡,是他能一边说“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一遍急切地寻找母亲熟悉的背影 。
最后,是“有灵魂的不真实” 。
他有幻想、理想、梦想 。他能就着“国家、世界随着物质的增长而造成精神上贫乏”阐述他的想法 。清晰、明了,又深入人心 。
他和我们一样地渴望光明 。
他的有血有肉、不平凡、不真实,已然不再是他自己口中说的“美丽世界的孤儿”了 。
是啊,我们不能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就放弃生命的过程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三)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生命的单行道》,两本书的名字都那么有诗意,也同时有一种悲壮和凛然 。作者坦言:“上帝给了我太多理想,却忘了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