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读后感( 五 )
一、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 。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 。最着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可以归于这种叙事形式 。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 。至少,前无古人 。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 。尤其是与莫言同时代过来的人,对此,会感触尤深 。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可是一点也不勉强 。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 。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 。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
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 。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
听听,这可有半点荒诞的滋味儿?一丝一毫也没有!一骂一哭中所阐述的,在那整整的一个时代内,只有这主人公、这执拗无知的犟农民、这举国唯一的单干户心里明了!这是对举国误读的声讨!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至贻害一国的庄重反思 。
当然,假若莫言能不让蓝解放,不让大头儿,也不让“莫言”出来当叙事主体,那么,这荒诞叙事,就完美了 。作为作者的莫言,可以说这出于这部小说叙事的必需,出于让叙事更灵活更精彩 。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可以说是因为对传统叙事尚有所畏惧,是对自己荒诞叙事能力的信心还不够足 。总之,是如此一来,就让你的这荒诞叙事在我们读者的心中,有所不完美了 。我们只有寄望莫言有下一部更完美更彻底的荒诞叙事大作的问世 。
二、就是猜想,莫言大学读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学,而是农学院的畜牧专业 。不然,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怎么会那么地顺从,那么地听他使唤?他牧的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为什么会是那么地机敏有型,那么地聪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可以伤人 。精于畜牧者,驴牛猪狗之类,胜于使人 。中国二十世纪的后半世纪,全入于莫言所牧所养的驴牛猪狗眼中,心中 。莫言者,神牧矣!当然,人畜牧,为役使,为肉食,为皮毛 。莫言畜牧,却是为了让它们看世界,观世事,品人生 。书中的叙事者,评说书中的莫言,说他从来不是好农民 。作为读者的我,绝对认同 。我评说他是畜牧工作者,但是,因为他不务正业,所以,肯定不是好畜牧工作者 。不过,还好 。子不语怪力乱神,莫言因之只役使驴牛猪狗,没有让众畜尽出 。说来莫言应该还算是孔孟信徒,至少是孔孟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