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 二 )
现实与思想的矛盾挣扎,人生的困惑和艰难,使池大为发出了“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人不能成为精神流浪者”的感慨 。诚然如此,现实的世界,人不能只有精神,往往,在现实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人只能注意鼻子下面那一点东西,得到即是真理 。读来读去,池大为的人生兑变竟不能引人反感,他世俗的成就可以说是当代人的人生追求 。
这部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晏老师 。池大为的人生历程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他是池大为成功整个事件的导演 。晏老师是一个“失败”的知识分子,满腹才华,却一生穷困潦倒 。他对官场了如指掌,深知官场游戏规则,因为自己的遭遇,也因为池大为的为人,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悉数传递,成为池大为人生改变和官场扶摇直上最关键的人物 。他聪明睿智,看透人生,对生命大彻大悟 。
这本书,我细细读来,欲罢不能,相比之下,作为一名凡人,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明知可为而不愿放弃自己的为人原则,明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却坚持自己的心不肯放弃,这或许是目前人生状态的根源吧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部作品,如此生动,如此惟妙惟肖,想必也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吧 。
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喧嚣与浮躁,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心灵平静 。儿时的理想,年少的坚持,不要让它随着岁月流逝,不能实现却也不要搁浅,请封存在记忆里、镌刻在脑海中,让心灵归隐于美好,在纷纭繁杂的环境里保留一份宁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好长的时间,都没有细细读一本小说 。这部小说带给我深深的心灵震撼,以至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以文字表达读后之一二感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用水清濯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濯足比喻昏世则隐 。然而面对日益浮躁和喧嚣的世界,即便用尽沧浪之水,也难以洗涤心灵的蒙尘 。作者取名《沧浪之水》大概意义至此 。
这本书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令人信服的情节,把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娓娓道来 。叙述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抑郁;时来运转,名利双收的苦涩 。从鄙视“猪人狗人”到成为“猪人狗人”,充满了思想的斗争和挣扎 。
读这样一本书,大篇大篇的心灵描写,犹如是和作者心灵对话,从而对池大为面对的一切感同身受,不能自已 。在小说的最后,池大为在父亲坟前真诚地忏悔:“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现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 。于是我成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这一段发自内心的文字,令人感到震撼 。你可以把这个世界认定为暗淡无光,它亦可以说是警钟长鸣,有助于你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加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