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 三 )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一直是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无数作家在作品中反复探讨的母题 。《沧浪之水》正是一部上下求索、持续追寻人生意义的长篇小说 。时代变了 。市场经济在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名利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 。金钱和权利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工具,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命注重享受的过程 。池大为的世故、圆滑和伪善不是先天具有,而是后天环境“造就” 。在感叹人性百态与人情颠覆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从池大为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来看,“他既可以说是胜利的失败者,又是失败的胜利者,既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 。”
现实与思想的矛盾挣扎,人生的困惑和艰难,使池大为发出了“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人不能成为精神流浪者”的感慨 。诚然如此,现实的世界,人不能只有精神,往往,在现实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人只能注意鼻子下面那一点东西,得到即是真理 。读来读去,池大为的人生兑变竟不能引人反感,他世俗的成就可以说是当代人的人生追求 。
这部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晏老师 。池大为的人生历程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他是池大为成功整个事件的导演 。晏老师是一个“失败”的知识分子,满腹才华,却一生穷困潦倒 。他对官场了如指掌,深知官场游戏规则,因为自己的遭遇,也因为池大为的为人,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悉数传递,成为池大为人生改变和官场扶摇直上最关键的人物 。他聪明睿智,看透人生,对生命大彻大悟 。
这本书,我细细读来,欲罢不能,相比之下,作为一名凡人,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明知可为而不愿放弃自己的为人原则,明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却坚持自己的心不肯放弃,这或许是目前人生状态的根源吧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部作品,如此生动,如此惟妙惟肖,想必也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吧 。
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喧嚣与浮躁,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心灵平静 。儿时的理想,年少的坚持,不要让它随着岁月流逝,不能实现却也不要搁浅,请封存在记忆里、镌刻在脑海中,让心灵归隐于美好,在纷纭繁杂的环境里保留一份宁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沧浪之水》读后感(三)
世事纷纷,喜怒哀乐中早已找不到自己,也无处可再找,不仅仅是迷茫,更多的是无奈,可还得在这种迷茫中行进,在这种无奈中生存 。你无从选择,能选择了就不是你了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看过《沧浪之水》书的人,我想大都能猜到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多数人的重影,也是这个时代人的缩影,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你无从选择自己的喜好,摆在那里的你就要强迫自己把一切都做得圆满,不能让谁再小瞧了你 。所受的教育,所学的专业,可能现在都和你的理想有着千差万别,毫无用武之地 。你想去做的你做不到,永远埋没在心里也只能时常回味一下记忆,不想做的可又偏偏去做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岁月轮回谁也无法再猜透你,没人再能看懂你的喜怒哀乐,真真假假,失去了你做为一个男人原有的个性和张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