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 三 )
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 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 , 封建社会行将崩溃 , 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 。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 , 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 , 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 , 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 。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 , 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在经济上 , 封建贵族和僧侣们拥有大量的土地 , 控制着财政税收大权 , 残酷剥削和掠夺第三等级 , 特别是广大工农劳苦大众 。但是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 , 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 。反对封建压迫 ,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 。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着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 。《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 , 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 , 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 , 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 , 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卢梭也是这样 , 尽管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 在当时起过反封建的进步作用 , 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自己的阶级局限性 , 他不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科学 , 因而也不懂得自人类划分为阶级以来 , 教育始终是带有阶级性的 , 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工具 。正因如此 , 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后来为不少垄断资产阶级教育家所利用 , 他们把资产阶级教育鼓吹为“超阶级”、“超政治”的东西 , 为帝国主义欺骗劳动人民效劳 。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 。按照这种观点 ,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 。在自然状态下 , 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 , 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 , 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 , 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 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在爱弥儿身上 , 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