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三 )


在有个别的学生的一些恶习没有改变时,在学校的全体会议上,大家会告诉他他的恶习是多么令人讨厌 。他只是告诉学生做错了事以及他们的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行为 。这种自省的行为最终产生的效果会非常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让孩子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周围的同学和学校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有同理心,和同伴们相处愉快 。
孩子们经过夏山学校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后,都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很好的把握学习机会 。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 。他们会在各行各业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艺术,医生,大学教授,木匠,主厨,演员,园艺师,农民,采访人员……
让我们慢下来,学会等待,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力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 。收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三)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人口550万不到,国土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16人 。但它,却拥有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芬兰的孩子是最具有竞争力的 。领跑全球的芬兰,其教育方式却很宽松,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学校不会给学生打分,不会让他们留级,不给学生排名次,不硬性规定功课 。学生上课时间短,课外没有补习班,包括寒暑假在内的所有假期也没有作业 。
陈之华,YolandaChen旅居北欧六年的她,结合芬兰教育的特色“以孩子为中心”,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女儿的学习历程与体制直接对话——落笔成书《成就每一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 。书中,写下的是一篇篇热切的观察心得,对照芬兰在教育观念、师资养成、教育方式、机制保障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大环境带来更多的提醒与思考 。
(一)领跑全球,源于以良好的教育理念及与之匹配的教育行为 。
芬兰社会视每一个孩子为珍宝,视孩子的权利为最先,从更人性、更基本的角度思考的孩子的需求 。因此,你见不到芬兰的孩子长时间埋首学习,甚至连我们常见的仪式式的教育场面在芬兰都极少发生 。他们更关注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细节,譬如每天充足的阅读时间的保障、社团活动的全方位开展,甚至在体育活动后学生都能梳洗换衣 。
芬兰的教育理念与教师坚信:“学习必须靠时间,而不是靠压力 。唯有经过适当地吸收和累积,学生才能学到应该学到的 。”就拿数学学科来说,芬兰中学生每周学习数学的时数不到三小时,学习期间也从来没有所谓的统一的标准化考试题,也不会以大小考和竞赛来检测学生程度 。正是这种在学习中强调“将数学运用与生活才是成功”的理念,让芬兰的数理成绩占了多年全球评比的上风 。同时,芬兰教育也更重视学生在学习中能不能理解,以及其思想能不能获得启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