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教师读后感( 二 )



大班幼儿教师读后感(二)
很多老师对幼儿数学能力有这样一个总结“会的孩子好像并不是教会的,而不会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他 。”两年的教育实践我也有同样的感慨,感觉自己教数学有些力不从心 。起初认为数学是很容易教的,可是实践中遭遇碰壁,不知道是自己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还是那些落后的幼儿真的缺少数学“天赋” 。
我感觉到自己对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了解,对于幼儿时怎样学习数学的,教师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也不是很清楚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幼儿园数学教育》,虽说我在师范就学有幼儿园数学教育这节课,可是因为应付考试所以没对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视起来 。现在重读,有了自己的实践便容易理解书上的内容,很多地方的理论让自己恍然大悟 。
书上详细系统地说明了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各年龄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析 。让我意识到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从同化到顺应,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的顺序发展的 。根据这个大的发展过程,我们便可以有顺序有层次的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强加灌输 。对孩子发展特点不能好好把握,那么势必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处处碰壁 。近两年我都教的大班,虽然都为大班的孩子但数学发展层次不是都一样的,能力强的孩子能顺当的沿着教育活动走,可是对于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他们的水平我便不知在哪个层次,致使教育无从下手 。看过本书各个年龄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让我感觉到幼儿园教师不能只关注一个年龄阶段幼儿的所要达到的能力,而应该对每个年龄阶段都要有所了解,这样自己的数学教育才有系统性,对孩子的发展水平也能有清楚的认识,然后因材施教 。
书上解释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如孩子们为什么做减法难于做加法——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受到运算方法的影响,减法中树群的比较关系比加法复杂 。这个让我能更清晰的判断幼儿学习加减法中出现哪些困难,从而对症下药 。记得大班的本子上有这么一道题:要求幼儿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 。老师们都反应这道题目难倒了不少孩子 。我也如惊弓之鸟般对此题小心翼翼,请教过其他老师 。而现在知道这道题目正是本书上所谈及的大班幼儿分类里的内容,居然此题有详细的教法分析——第一步,引导幼儿认识两张表格,明确第一排,第一行在哪里?第二步,引导幼儿在表格中勾画特征 。数学教育方法当然不能依葫芦画瓢,可是这些教学理论经验是我们必须熟记的 。只有把这些教学法理解,记住了,那么幼儿数学教育便得心应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