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二 )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 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品味人生 , 修身养性 , 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淡泊的襟怀 , 旷达的心胸 , 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 , 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 , 这样才无愧与祖先 , 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 , 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

论语心得(二)
寒假期间仔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 , 虽不是大彻大悟 , 但也触动心灵 。
《论语》的真谛 , 就是告诉大家 ,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 。在我的心目中 , 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 , 《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 , 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 。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 , 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 , 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 。他带我们超越时空 , 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 。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 , 朴素平和、平易近人 , 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 , 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他说:“孔子没有温度 , 只有色彩” 。
【论语心得】我第一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一词 ,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 。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该放下时且放下 , 你宽容别人 , 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对于我来说 , 大的就是工作中 , 小的就是家庭中 , 同志之间、夫妻之间 , 一些生活中的琐事 , 抑郁于胸 。“胸怀无限大 , 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 。”自己劝自己 , 想开些 , 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 , 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 , 不要纠缠在里面 , 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 , 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 , 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 ,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 。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 , 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 , 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 , 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 , 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