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欧亨利读后感( 三 )


语言凝练 , 是又一大特色 。情节简单但又一波三折 。前文写了鲍勃对自己和朋友的命运的展望和分析 , 后面接着就被捕了 , ()讽刺、幽默 。场景的布置和安排与主题紧紧相连系 , 惜墨如金 。
结构严谨 , 严密 。作者设计的一环紧扣一环 , 将读者的心领进了里面以致无法自拔 , 最终一个小字条解开了浓重的雾团 , 既在意料之外 , 又在情理之中 。
结尾处笔锋陡转 , 言简意赅 , 给读者一种强有力的震撼 。
《二十年后》 , 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赞扬了正义战胜了邪恶的伟大力量 , 里面没有一丝血腥的味道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 又是一场智慧的胜利 。窥一斑而见全貌 , 欧亨利正是以巧妙的构思、夸张而幽默的文笔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 成为一代令人敬仰的大师和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二十年后欧亨利读后感(二)
看一个人的小说 , 要从了解这个人开始 。欧亨利一生命运坎坷 , 常与落魄的小人物们在一起 , 逃亡7年后在狱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 最终成为了和莫泊桑、契诃夫齐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这也大概铸就了他淳朴幽默的小说风格 , 也让他拥有了宽广的胸怀 。毫无疑问 , 《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经典的代表作品 。
《麦琪的礼物》描写了一对夫妇各自卖掉了自己的宝物给对方的宝物添彩 , 让人回味深长 , 它不仅告诉我们真爱无价 , 更凸显了命运的现实在高贵的真爱面前的冷酷 。《警察与赞美诗》戏剧性的结尾让人啼笑皆非却又沉思良久 。他告诉我们人终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 正可谓“不是不报 , 时候未到”;告诉我们当人想做一件事时 , 可能必须要无可奈何的放弃了 。这就是人类的“悲剧”;然而真正积极乐观不会等到这悲剧的发生 。的确 , 欧亨利十分擅长结尾 。他经常戏剧性地设计情节 , 埋伏笔 , 作铺垫 , 最后在结尾处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 , 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 , 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 , 柳暗花明 , 既在意料之外 , 又在情理之中 , 不禁拍案称奇 , 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我想欧亨利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结在结尾 , 让读者在前的似乎是平淡无奇的而又是诙谐风趣的娓娓动听的描述中 , 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 , 直到最后 , 忽如电光一闪 , 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 , 给读者一个大大的惊喜 。描写小人物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另一大特色 , 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 , 深谙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同时也切身感受过统治阶层制定的法律对穷人是如何无情 。因此 , 他把无限的同情都放在穷人一边 。在他的笔下 , 穷人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 , 仁慈善良的品格 , 真挚深沉的爱情 。但是他们却命运多坎 , 弱小可怜 , 孤立无援 , 食不果腹 , 身无居所 , 苟延残喘 , 往往被社会无情地吞噬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与繁华鼎盛的社会景象相映照 , 显得格外刺目 , 其中隐含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愤愤不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