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二 )


在教学中,面对某个患有先天疾病、自闭症、多动症的孩子,面对领导安排的工作和家长的要求,面对学生渴望的眼神,我们做得如何呢?我们已经习惯于为自己的过失而去努力地寻找种种借口,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惩罚 。这样做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认真地去面对它,承认它,并为它而道歉,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它要让人们看到你如何承担责任,以及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享受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做最优秀的教师 。作者在书中指出:最好的执行者,都是自动自发的人,他的个人价值和自尊心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来自他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前,他分别向正在砸石头的三个工人问了同一个问题:“请问你在做什么呢?”三个工人有三种回答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难道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重得要命的铁锤来砸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这真不是人干的活!”第二个工人回答:“为了谋生,我才会做这份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砸石头的粗活 。”第三位工人眼中闪烁着喜悦的神情,他望着前方说:“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 。虽然砸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这儿进行祈祷,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
在作者看来,第一种工人是完全不可救药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心和荣誉感的人,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 。第三种人是作者所赞美的对象,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同时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 。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
这种素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显得更为必要,因为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要把一个个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也只有将工作视为一种享受,自动自发,自我奖励,学会在任何时候建立起自己内心的标准和成就感 。我们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称赞,也不单单是为了“稻梁而谋”,而是自动自发地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我们的潜能,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全力以赴,努力工作,这时的你将成为“最优秀的教师” 。
不要任何借口,让我们努力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育工作看成一项充满荣誉感的事业,努力工作,尽情体验工作带给我们的成功和快乐 。

教师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二)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 。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乎合理的借口 。在实际中,就是尽最大努力去说话做事,言行一致 。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体现在“六认真”上,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体现在为学生的安全与发展而服务上,体现在服务社会、家长、师生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