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读后感( 二 )
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课堂 。绝大多数教师观摩名师教学时,态度相当认真 。听课时一边看一边记,生怕漏掉点什么 。返校后,对照着听课记录,回想着名师们的一言一行,常常“拿来主义”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可大都又是上成了“四不像”,与期望的效果落差太大 。于是大为困惑,人家使着好好的招术,怎么到自己这儿就不灵了呢?名师的成就决非一朝一夕换来的,那是经过长期积累、反复历练、不断反思的结果,他们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备课和上课的 。“台上40分钟,台下几十年功” 。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课堂,要多关注课堂上的精彩究竟从何而来 。
学习名师,不能迷失了自我 。教育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真正的名师,无不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 。学习名师,()不能盲目崇拜,应该努力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目标 。而名师用着顺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未必对我们也适用 。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只有把名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个性中,学习的过程才真的具备了激励成长的功能 。学习名师就是要学出一个独特的自我,让教学因我而更加精彩 。
【教育文摘读后感】学习名师,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 。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这四大支柱的建构,需要通过不断地读书方能实现 。这样我们站在讲台上,才敢说:“我就是语文!”
学习名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注意修炼内功更为重要 。名师不只是教书好,人品、道德、涵养也都堪称表率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成为名师的 。作为一个名师,首先他是一个好人,其次才是课讲得好 。这种老师,自有一种人格的魅力,足以成为大家的榜样;这种老师,能够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这种老师,在学生心中,有一种信赖感和崇高感,学生对这样的老师的佩服是全方位的 。
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独特感悟、独到见解、文化底蕴、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
教育文摘读后感(三)
——《远近高低各不同》读后感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如果能在提问上多下工夫,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安全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局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健康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个人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机构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