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 三 )



巨流河读后感(三)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 , 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 , 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 , 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 , 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 , 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 , 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 , 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 , 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 , 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 。《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 , 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 。我从中读出 , 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 , 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 。她的文字 , 甚合我的脾胃 。正因为如此 , 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 , 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 , 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 , 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 , 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 , 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 , 我哭的泪不能止 。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 , 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 , 却有着不凡的身世 。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 , 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 , 仅透过她的文字 , 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 , 爱她所爱的 , 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 , 还是私有的 , 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 。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 , 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 , 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 , 《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 , 三日而不止 。好多天了 , 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 , 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 , 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 。如今 , 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 , 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 , 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