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读后感( 三 )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蔺相如所说过的话,就可发现他在应对秦王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可取代的 。这种唯一性,把蔺相如的善于言辞表现得淋漓尽致 。
四、口舌第四功——化解干戈
在廉颇的心目中,只有攻城野战、厮杀沙场,才是为国打拼,才值得人们尊重,国君器重 。这样的一个莽汉又怎么会了解蔺相如只身深入虎穴,甚至“请就汤镬”之刑,敢于“以颈血溅”秦王之时的以命相搏呢?
但是面对这样无理取闹的廉颇,蔺相如却不急不恼,在廉颇心里徒以口舌为劳的相如此时沉默了,他没有同廉颇这样一个莽夫去争辩谁是谁非 。可正是因为相如的不说,才打动了这个蛮横的武夫,这恐怕亦是蔺相如“口舌”之功中的“无招胜有招”吧!
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让我们在领略到蔺相如口舌的魅力的同时,也明白到蔺相如的口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化解了几次危机,而且还扭转了整个局势,它甚至使赵国第一次拥有了主动权 。此外,它还能完全消除廉颇的怨恨,化干戈为玉帛,令虎视眈眈的秦国“不敢加兵于赵”!
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的是:本文不仅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以及以国为先,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 。所以,我们反而可以牢牢抓住廉颇对蔺相如的这句“徒以口舌为劳”的评价,去解读司马迁对蔺相如的口才的赞赏,我相信只有引导学生去关注蔺相如的“口舌”之功,才能培养学生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形成新时代的口才观念,这无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无限益处 。
廉颇蔺相如读后感(二)
司马迁写《廉颇蔺相如列传》,顺便记录了许多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 。赵惠文王任人唯贤就是很值得后人钦佩和效法的 。
赵国得了和氏璧,强秦发书欲用十五城易之 。在给还是不给正处两难且无人可为合适的使秦人选之际,宦者令缪贤举荐了他的舍人蔺相如 。一个宦官头目的门客,其地位之低下不言而喻 。但是赵惠文王在初步了解了缪贤举荐的理由之后,亲自招见了他,经过一番考察,遂决定派其携璧使秦 。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任其为上大夫 。渑池会上,身无缚鸡之力的蔺相如蔑视秦国君臣,以牙还牙式地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用“献咸阳为赵王寿” 。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和自身的勇敢机智,扞卫了国家的尊严 。之后赵王更是委以上卿之任,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
赵奢为田部吏,官不太大,但他不畏权贵,依法治税,敢跟平原君较劲 。当然平原君毕竟也是一代贤人,为赵奢义正辞严的申述而折服,并将其荐与赵王 。赵惠文王用其治国赋 。秦伐韩,军阏与 。惠文王问廉颇,问乐乘,能不能救?都说太远太险,难救 。及问赵奢,却说道险就好象两只老鼠斗于穴中,勇者胜 。于是惠文王就派赵奢为大将率军出征,结果大破秦军 。而有在这次战役中,有一个叫许历的军士,因为敢于抗令向赵奢进言并被采纳,为这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事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并将许历从一个普通军士提拔为国尉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部门个人工作计划如何写
- 祝福语|祝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福语
- 祝福语|每日早安吉祥如意祝福语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 热爱生活读后感
-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 清欢读后感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 廉颇蔺相如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