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读后感( 二 )
两千多年来中国诗词的不断变化,与屈原诗体与楚赋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后七言诗的发展与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继承屈原文化发展而成 。
屈原不仅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他又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不仅为我国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新纪元,他又是楚辞的代表者,奠基人,受到了中外文化界的关注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
屈原离骚读后感(二)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 。”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 。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 。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 。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
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 。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 。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 。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