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读后感( 三 )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或许还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会醒悟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真的绝望了 。他无法挽救国家,无法使国家强盛,只有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
他也不是没有过彷徨的时候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遗忘 。他想尽办法远离这个圈子,然而,他最终回来了 。对于他而言,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倒在其次 。重要的是,离开并非是他的本意 。在人的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 。是否有过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 。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而屈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
【屈原离骚读后感】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
屈原离骚读后感(三)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 。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 。”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 。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 。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 。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