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四集·再构( 八 )
直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才开始萌发了与工业化组织形式相适应的教育制度 。三百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的德国,为了强化统治和军事实力,试图通过教育,造就忠诚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士兵 。他们把学校管理权由教会转到国家手中 。1810年洪堡大学正式开办,并得到国王的支持,这是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830年,福禄贝尔在英国弗兰登堡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学龄前儿童教育组织,并命名为“幼儿园”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逐步系统化和国家化,颁布强制教育法令,将六至十四岁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 。散乱无章的几百个诸侯国的德意志,在短时间内,聚合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化机器,直至扫荡西欧 。普法大战结束后,德国元帅毛奇将军说,德国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奠定了 。
历经三百多年推行完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全球有六分之一约十亿人口每天被框定在学校组织中 。整个人类几乎建立了同一个教育体系 。()不仅仅是知识传承的流程,那是规定了几乎每一个人生命节奏的人生流程 。教育是人类组织化过程当中最具有自我成就感的一部分 。它是人类在精神和物质双重世界的重要安慰 。这个堪称圣洁的金字塔,已经开始面对新时代、新能量、新模式的冲击 。
在故乡孟加拉国还有上代远亲的美国公民沙尔曼·可汗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和哈佛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 。2004年,为了给表弟、表妹辅导数学,他将自己制作的一个教学视频放在了YouTube网站上,没想到一下子竟然拥有了数十万观众 。2009年秋天,可汗做了一个决定,把视频教育当成自己的未来事业,辞职成立可汗学院 。
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的孩子也在使用它 。蒙古的孤女也在使用 。他们用的是同一种资源 。结果是我们在三年的时间,拥有了一亿用户 。这成为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当我在杂志里读到这些的时候 。我想,天啊,居然会这样 。不过它就是发生了 。
可汗并没有拥有大笔的遗产和资金,也没有拥有斯坦福大学的土地,但他拥有了一个了不起的手段,就是互联网 。因此,他创造人类教育史上不可向往的一个传奇 。如今,可汗学院教学视频已经有五千多个,翻译成了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汉语等十余种语言,涵盖了从幼儿到高中的所有教学科目 。
曾同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的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创建的名叫Cousera的在线教育平台,目前已经拥有七百七十万遍布世界各地的注册用户,包括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在内的全世界一百多家知名高校 。在这个平台上,开设了优质的视频课堂 。他们的共同愿景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三集·能量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二集·浪潮
- 秋叶读后感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读后感
- 金融e时代读后感
- 黄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读后感
- 镀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