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在田里干活时曾看到过两只刚出生的小刺猬 , 用他的话形容就是:跟平常见到的刺猬完全不一样 , 第一眼差点认错了…
刺猬在农村算是比较常见的野生动物 , 特别是每年春末夏初收割小麦的季节 , 晚上它们出来活动时 , 经常能在田埂上发现浑身裹成一个小刺球的刺猬 。 用手轻轻一捏就给提了起来 , 被逮住的刺猬一动不敢动 , 身上还会不停地颤抖 。 每当这时 , 人们都会把它放走 , 让它们钻进麦田里或者路边的乱草丛中 。
我爸发现的这两只刺猬 , 也是在田里干活时看到的 。 不过幸好他是在白天 , 光线好时看清了这两个小家伙 , 如果是晚上的话可能它俩就不在了 。
据我爸当时描述 , 这两只小刺猬应该是刚出生不久 , 粉粉的刺还软软地贴在身上 , 连眼睛都还没睁开 , 不仔细看就像刚出生的两只老鼠一样 。
听老人说 , 遇到刚出生的动物时人不能用手去碰 , 因为这些小幼崽身上一旦沾上了人味儿 , 它们可能就会被丢弃 。 所以我爸也没敢在那儿多待 , 确认周围比较安全后就离开了 。 回家他把这事告诉了我 , 倒是让我好奇得不行 , 毕竟刚出生的小刺猬确实很少见 , 还别说刺都还没变硬的刺猬就更少见了 。
不甘心的我只好到网上开始搜查各种小刺猬的图片 , 为的就是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 , 看看这种动物幼崽到底长的是什么样 。 最后搜索的结果不光让我看到了小刺猬刚出生的可爱模样 , 连刺猬的整个生活习性我也了解的差不多 。 先来说说刺猬妈妈生小刺猬时到底会不会很疼 。
答案是肯定的 , 胎生的动物在生产时都会产生疼痛感 , 刺猬也不例外 。 每年的4月份 , 刺猬们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后就要为繁育后代做准备了 。 雄性刺猬会在自己心仪的雌刺猬面前不停转悠 , 等待雌刺猬同意自己的示爱 , 这个过程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呢!
成功怀孕的刺猬妈妈会用爪子给自己刨出一个又舒适又安全的“家” , 作为一个月后即将出生的宝宝们的新房子 。 刺猬妈妈一次能生3-6个小刺猬宝宝 , 想想看 , 一窝粉粉的还没睁开眼睛、连毛都还是软软的小刺猬 , 围在妈妈身边 , 动物世界跟我们人类其实也没啥区别 。
大家之所以对刺猬妈妈生宝宝感到好奇 , 多数是因为刺猬身上的那一身又硬又扎的棘刺 , 怕这些刺在刺猬妈妈生仔的过程中扎伤它自己 。 其实 , 是我们多虑了 。 刺猬妈妈感到疼 , 是因为在生产时需要用力将幼崽产出体外 , 胎生动物的这种生育方式决定了这种疼痛不可避免 。
但 , 它不会因为小刺猬身上的棘刺感到疼 。 前面说了 , 小刺猬刚出生时身上的刺是软的 , 而且身上的毛也长得很稀疏 , 出生后的几天时间里这些软毛才会慢慢变硬 , 成为自己的“护身盔甲” 。 看来 , 小刺猬也知道妈妈生自己不容易 , 也在尽最大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母亲!这一点看来 , 动物和人都一样 , 都知道用自己的方式去心疼自己的至亲至爱 , 去保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存在 。
新生命的到来不容易 , 但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后还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磨难 , 而这每一个磨难 , 对它们来讲可能都是致命的 。
一、来自天敌的威胁 。 浑身长满刺的刺猬外表看似挺厉害 , 其实是种特别胆小的动物 , 一受到惊吓 , 就会把自己缩成一团 , 然后将身上的棘刺都竖起来想借此吓跑敌人 。 这种方法用来对付比它弱小或者不敢惹它的动物挺管用 , 但在黄鼠狼、獾、猫头鹰等天敌面前 , 这就成了一眼就能识破的小把戏 。
推荐阅读
-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 1997年黄鼠狼“讨封”事件,是真是假?动物真能“成精”吗?
- 黄鼠狼为啥不能吃,其实并非全是迷信,《本草纲目》中给出了解释
- 为什么老人常常说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真的不能捕杀
- 黄鼠狼是如何获得如此糟糕的名声的?
- 狼獾有多强悍?狼獾的生活习性介绍
- 为什么老人常说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 黄鼠狼不能杀,是因为有灵性,可以通灵、附体吗?
- 黄鼠狼为何越来越少了?它们都去了哪里?
- 黄鼠狼 黄鼠狼真是“仙”吗?不仅给鸡拜年还会拜月亮,有啥科学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