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个科学家应当使理智和情感处于平衡之中 才能冷静而又热忱地面对自然界 。
提起杨振宁的名字 , 近些年来为人所熟知 , 尤其是很多人称赞于其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地位 , 最为人所注意的是其放弃美国国籍又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 在暮年之时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 杨振宁的声名鹊起由其获诺奖开始 , 但当年获诺奖之时是其与李政道共同获得 , 为何杨振宁越来越成为红人 , 而李政道反而很少被人提起了 。 当年两人共获诺奖之后 , 人们对他们充满了希冀 , 期盼他们能够在后续的合作中擦出更多的火花 , 但现实告诉我们 , 他们却背道相向 , 走向决裂 。
关于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决裂原因 , 很多人也曾进行过各种推测 , 毕竟两位在20世纪极为优秀的科学家 , 如果能够携手合作 , 将一定会有更高的建树 。
两位天才的相逢20世纪40年代 , 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就读二年级 , 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科研天赋 。 抗日胜利之后 , 蒋介石深觉原子弹的重要性 , 因为当时的美国两颗原子弹就直接让日本屈服 , 这对于蒋来说是极为震撼的 , 他深觉中国也需要这方面的技术 。 此时的蒋打算造原子弹 , 因此他找到了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等人 , 这些人在当时的国内已经极富盛名 , 但原子弹制造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
蒋对他们说到 , 给你们10万美元 , 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 , 请你们制造原子弹 , 当时的蒋确实想得十分简单 , 这么点钱要造出原子弹这种大家伙 , 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 吴大猷他们认为 , 造原子弹要先培养人才 , 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 。 因为当时的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 , 已经在世界上有了极大的影响力 , 当时很多人都前去美国学习 。 而李政道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被选去美国进行学习深造 。
但理想是美好的 , 现实却是残酷的 。 当时的美国并不开放原子弹制造技术 , 也就是说这支小队的任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 原子弹技术学习不到 , 这个小组就只能解散 。 好在据有关人员的指示 , 他们可以利用给予他们的资金在美国进行深造 ,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 。 当时的李政道便选择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学习理论物理 , 也在此有幸遇见了杨振宁 。
当时的杨振宁就已经在芝加哥大学做了助教 , 而吴大猷也是他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恩师 , 因此吴大猷便委托杨振宁 , 为李政道他们预定好了公寓 。 这一次也是李杨的第一次谋面 。 因为同在一所学校 , 而且都来自于中国 , 师从同一名恩师 , 两人的关系自然开始走近 , 进而开始合作研究 , 共同发表论文 。
合作共成佳话1950年 , 博士毕业的李政道来到了伯克利加州大学 , 担任了物理系助教 。 而当时的 , 正值朝鲜战争爆发 , 美国国内的反华气焰十分嚣张 , 而李政道本人所在的加州地区更为严重 , 因此此时的李政道在加州生活的十分不顺利 。
在1949年时 , 杨振宁已经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成员 , 当他了解到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之后 , 两人经过一番商量 , 最终李政道也决定来到普林斯顿 , 既能有人扶持 , 并且两人还可以一起合作研究 , 大有裨益 。
在决定好了之后 , 杨振宁去找了院长奥本海默 , 请他给李政道发出邀请信 , 这位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对此也十分乐意 , 毕竟当时的杨振宁也算是优秀的后生 , 有了一定的学术成绩 。 因此在1951年9月时 , 李政道便偕夫人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