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上还有一个机械臂 , 可以和大臂组合
而在直径上 , “加拿大臂”2有35厘米粗 , 咱们的“天和”和欧洲机械臂ERA未知 。 有些媒体说“天和”的“大臂”有4米粗 , 简直是扯淡 , 估计是把核心舱的直径错看成机械臂的直径了 , 对航天没有一点概念 , 科普任重道远啊 。
直径有4米 , 部分媒体不学无术啊
同样被部分媒体搞错的 , 还有“加拿大臂”2的最大载荷 , 有些媒体说它是11.6吨 , 但实际上是116吨 。 部分媒体之所以自作聪明地把小数点往前移一位 , 是因为116吨这个载荷数值超过他们的想象 , 毕竟相比之下 , 咱们的“大臂”载荷只有25吨 , 而欧洲机械臂ERA的载荷更是只有8吨 。
配上加拿大手之后的加拿大臂2
“加拿大臂”2的最大载荷之所以大出这么多 , 是因为它要考虑到对接航天飞机 。 美国航天飞机穿梭器部分的重量就是100多吨 , 而“加拿大臂”2服役的时候 , 美国航天飞机还在使用当中 。 不过 , 为了承受这么大的载荷和实现108米的直线移动能力 , 也让“加拿大臂”2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 它的自重达到1.8吨 , 也远超咱们“大臂”的738千克和欧洲机械臂ERA的630千克 。 而从这些数据对比里可以看到 , 我们以738千克的重量 , 实现28吨的最大载荷 , 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 并非可爬行 。
因为加拿大臂2要对接航天飞机
我们的优势是以较小的自重 , 实现了较大的载荷
太空机械臂的发展由来已久 , 其实在美国航天飞机上 , 就曾装有不可移动的太空机械臂 , 叫做“加拿大臂” , 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七自由度可移动的 , 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 , 叫“加拿大臂”2 。 曾经有人拿着航天飞机上的“加拿大臂” , 告诉小编“加拿大臂”2可以移动是扯淡 , 底座明明被固定死了 。
航天飞机上的是加拿大臂 , 不是加拿大臂2
加拿大臂和加拿大臂2合影
而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 , 除了“加拿大臂”2和欧洲机械臂ERA , 还有一个日本的机械臂 , 它的技术比较低级 , 类似于航天飞机上的“加拿大臂” 。
日本这个比较LOW
未来美国的月球门户空间站上 , 还将装备“加拿大臂”3 , 它除了确定可以和咱们“大臂”、欧洲机械臂ERA一样爬行之外 , 智能化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 可以做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 , 自主对空间在进行维护维修 , 将太空机械臂真正的学名“移动维修系统” , 变成现实 。
月球门户空间站这个是加拿大臂3
推荐阅读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全球最强太空望远镜就位!斥资100亿,将探索135亿年前第一批行星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了解地球以外的先进智能生命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 搜寻地外文明发展的综合愿景
- 人类可能有危险?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别再寻找外星人了!”
- 小恒星靠近地球致辐射增大?空间天气专家:别信!
- ?通往外星人的历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