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 日本计划通过MMX探测器登陆火卫一,带回火星微生物的“尸体”( 二 )


首先是火星上有多少微生物 , 以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环境的南极永久冻土为基础 , 假设数值 。 它要想抵达火卫一并继续生存下去 , 必须忍受火星上小天体的撞击 , 忍受飞行中的气动加热 , 忍受宇宙空间的辐射 , 甚至还要忍受火卫一的撞击 。
因此 , 能够活着到达火卫一的门槛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 估计概率是50万分之一 。 由于MMX假设的是10g的样本采集 , 因此得出了这种情况的概率是3800万分之一的结论 。 因此 , 在2019年3月的COSPAR(国际宇宙空间研究委员会)大会上 , MMX探测器计划被认定为“安全” 。
但是 , 如果里面有活的微生物就麻烦了 。 关于这一点 , 进行行星检疫研究的黑泽耕介(千叶工业大学行星探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说:“虽然不能确定 , 但有可能能拿到1个以上(的微生物) 。 ”
MMX的开发状况
为了赶在各国之前 , 在2029年度将样品带回国 , 确实有必要在2024年度发射 。 能够有效到达火星的时间是有限的 , 即使开发晚了 , 发射也不能推迟2 ~ 3个月 。 与环绕地球的卫星相比 , 行星探测器也有这样的难度 。
MMX发射时重量约4吨 , 是日本最大的深空探测器 。 2021年2月基本设计完成 。 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模型(EM)的制作、测试和详细设计 。
MMX探测器由“去程”、“探测”、“回程”3个模块构成 。 抵达火星时 , 将剥离去程模块 , 利用探测+回程模块对火卫一进行观测和采样 , 最后仅利用回程模块返回 , 将密封舱送往地球 。
这种复杂操作的机体必须在4吨的重量内(其中一半以上是推进剂) 。 发射时使用的是日本最大的H3火箭 , 但该系列火箭能力有限 , 不允许超重 。 而且 ,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 , 与海外的交流也很困难 。
日本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将5.4g的样本带回了地球 , 远远超过了预定的0.1g 。 但这次MMX的目标是一次着陆采集10克以上的样本(着陆次数预计为2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