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明日创作计划:年轻·素人·原创,本身就是一场冒险

那个有一群伙伴的夏天又回来了。
《明日创作计划》是“明日系”的第五个夏天,综N代节目的第五季是一个关卡,在观众对于同质化的疲惫和选手的缺乏面前,制作团队必须做出决断,找到新的方向,让观众保持新鲜感。
毒眸注意到,本季的明日系进行了“大换血”,从节目名称到主题尽数更新,主题也从上一季的乐团,更换为范围更广的“创作”。选手的范围也被再度拓展,不限制地域,不限制性别,也不限制音乐的风格。
老师、选手、赛制都有所调整,但节目的核心,仍然是挖掘和展示年轻的音乐青年们,同时探索音乐的多样表达。作为每个夏天素人音综的定番,明日系列成为了天南海北的音乐青年们对观众亮相的初舞台。
不过,在舞台表演之外,这些“素”青年们的许多表现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在他们结束初选,开始入住宿舍以后。
在昨天播出第二期下里,同学们已经开始吐槽起节目组的前期采访,“欢迎大家收看这次《今日说法》”“你们是不是又要问我什么无聊的问题,类似你选了谁做你的舍友,为什么选她做你的舍友”,还有选手在听到节目组问“你对未来的宿舍有什么期待”直接炸毛,“这都谁问的问题,这么无聊!”
正式入住宿舍后,这群年轻人也“迷惑”行为不断。有的同学已经把一整面白墙画满涂鸦,满满的是自己的宣言;有的则是把玩具马作为代步工具,结果在镜头前摔倒,连带着砸了一地的东西。有弹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欢迎收看《明日拆家计划》”。
节目组到底为什么找来这么多完全没有“经验”,不跟着“套路”走的小孩儿?
与大多数一开始就明确自己想做什么的音综不同,《明日创作计划》的主题方向定得很晚,直到今年春天才完全敲定。
最初的节目主题并不是“创作计划”,而是“民谣”。在节目组最开始的构想里,这一季节目需要寻找的是源自本土的、来自生活的音乐内容,并挖掘这样表达的本土年轻音乐青年们。而民谣恰好是能够表达生活的音乐形态,赵雷在2016年发布的《成都》走红全国,背后就是对这座城市的记录和留恋。
节目组首先去了大理。大理是民谣之都,这座城市的音乐人来自五湖四海。从大理开始,团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前往中华大地散落在东南西北各方的音乐之都,花近两个月的时间去面试,和当地的音乐人沟通。
选角工作开始得更早,从去年11月底开始团队就在“撒网”式搜索,这趟旅程总共包括超过30个城市。“我们在路边、酒吧找人,还有一个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被我们拉来了。”腾讯在线视频羊不辣德工作室负责人、《明日创作计划》制片人王鑫璇对毒眸透露。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逐渐发现,以“民谣”作为主题反而是一种题材上的限制。风云教师团之一的邓紫棋在项目初期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直接提出,框定“民谣”可能会挡住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团队扩大了节目主题的范围,将单一的“民谣”改为了更广阔的“创作”。
当节目的视野放宽到“创作”时,就给了本土青年文化音乐图鉴的呈现以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素材。各种曲风、性格各异、玩法各不相同的年轻人们,才有了被看见的可能,有充分的展示空间。
就这样,《明日创作计划》诞生,选手不限制性别和地域,音乐不限制种类,开始去绘制一幅本土青年文化音乐图鉴。
哈萨克族的阿依巴尔·都曼是冬不拉第三流派的第三代传人,身穿藏袍的晋美用藏语唱出了朴实与真诚;两位抖音神曲创作者胡期皓和要不要买菜的音乐,有着强大的观众缘;再比如歌词中有朝鲜语的7Z、融合多种元素如弹拨乐器的李敏江、玩中国风的李桑野、钟爱电子音乐的李洛尔、超强舞台表现力的李长庚等等……
音乐|明日创作计划:年轻·素人·原创,本身就是一场冒险】但是,风格各异又质朴的他们,同时也意味着天然和稚嫩,为节目的培养能力和编织群像的能力,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当前市场的音综,更多倾向于刻画已经有人气积累的选手,或唱功拔尖的歌手,而这种制作思路更容易吸引流量,呈现出更完善的舞台。而《明日创作计划》没有选择这种传统的音综制作思路,而是挑选几乎没有名气的素人音乐人,让他们在节目的历练和磨合中成长。
“创作是一种自我表达。”腾讯在线视频天相工作室群高级总监、《明日创作计划》监制邱越表示,“我们希望鼓励好的创作,让每个年轻的个体做自我,是最真实、最有力量的表达。”而这种期许,也让这群生气蓬勃的年轻音乐人,给音综和本土的音乐市场,带来了丰富的新生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