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科技现状,对未来新型生物科技的发展会有哪些要求
【|我国生物科技现状,对未来新型生物科技的发展会有哪些要求】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 , 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 主要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等工程学科近年来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群 。
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 , 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 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 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 , 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 , 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 。 这一系列的举措 , 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 , 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 据统计 , 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 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 , 占36% , 专业人员约6800人 , 已有近二十种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获准进入市场 , 数十种医药生物技术产品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研究 。
我国已经具有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良好人才基础 。
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约有两万人 , 每年还有45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 中国共向国外派送留学人员32万余人 , 在现有留学生中大约有60%+是从事生物和医学研究的 。 而且全球生物技术领域近30%+的论文 , 是华人参与或主持下完成的 。
具有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 。 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 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 , 发展潜力巨大 , 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 , 如雨后春笋 , 不断涌现 。 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有500多家 , 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 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 , 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
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中介组织 , 协调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进程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 , 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产业信息咨询、技术评估、专利代理、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 我认为 , 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 。 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 , 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 , 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 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 。 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 , 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 。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 。
外延扩大化 。
在目前生物经济的孕育和成长阶段 , 生物技术的外延已经开始扩大到生物技术作物新品种、新型食品以及增加农产品功能等领域 。 随着生物科技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 预计其延伸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 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发展机遇 。 动物克隆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 为改良农业、培育新的动物新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 牛、猪、鱼等动物生长激素 , 以及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 将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 促进畜牧业增产的动物激素、酶和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及农牧业使用的各种诊断试剂和疫苗等生物技术成就已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 畜禽疫苗、+生物兽药的研究与使用 , 将构筑动物疫病防治的新体系 , 大幅度提高人类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大疫病的防御与控制能力 。 除食品、饲料和纤维等传统农产品以外 , 特种转基因农产品将不断涌现 。 同时 , 生物技术在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方面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
现有几家生物科技研究院转让 , 停批研究院字号 , 特别大气 , 是布局广州生物研究的不错选择 。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人类改造的“肌肉牛”,每天狂长3斤肉,为什么我国不引进?
- “韦伯”为何要去拉格朗日L2点,我国航天器是否有能力飞那么远?
- 我国将造新一代“观天神器”爱因斯坦探针,超强视力可让黑洞现形
- 中国天眼迎来一个搭档,与我国空间望远镜共同发力,揭示宇宙奥秘
- 首例“猴子换头”实验在我国完成,总花费7000万,猴子的现状如何?
- 日本想抢在我国之前,蹭美国飞船实现载人登月,正在海选宇航员?
- 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在我国随处可见,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
- 重大突破!事关我国先进宇航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