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 物质科学的精确性和粗略性( 二 )


星系物质在大天文尺度表现了均匀性 , 这一理论假设变成了现代天文观测的事实 , 人们在哈勃天文时代之前没有掌握大尺度天文距离的测量方法 , 甚至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的宇宙 , 天文学家将银河系的恒星描绘在二维平面的天球坐标上 , 恒星的分布看起来大致是均匀的 , 他们由此产生了宇宙学原理的最初想法 。 天文学家在哈勃和后哈勃的天文时代掌握了大尺度天文距离的测量方法 , 银河系只是宇宙星系其中的一个 , 天文学家将包括银河系在内的可观测星系描绘在三维立体的天球坐标上 , 两个维度标识星系在天球面的纵横坐标 , 第三个维度标识星系从球心到球面的距离 , 星系的分布看起来大致是均匀的 。 天体和星系物质在大尺度二维平面坐标和三维立体坐标的分布符合科学哲学均匀论的等效原理 。
以量子力学测量的宇宙时空均匀的精确性远高于以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测定的宇宙物质均匀的精确性 。 宇宙大尺度结构体的发现对宇宙学原理构成了很大的考验 , 比如:在宇宙坐标的三维图形上出现了大量“空洞”和众多星系排列布阵的“长城” , 宇宙空洞没有或只有极稀少的天体和星系、气体和尘埃物质 , 2007年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直径为6到10亿光年的巨型空洞 , 2013年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超大型的类星体群 , U1.27类星体群由73个类星体组成 , 跨度达到了40亿光年 , 2003年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星系组合的“萨隆长城” , 在太空绵延的长度为14亿光年 。 宇宙超大空洞和超大结构体的发现证实了 , 大天文尺度物质分布均匀性的宇宙学原理只有粗略和相对的精确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