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全球最大 , 综合能力最强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简称FAST)又有了新发现 , 一个长达1.6万光年的“蒲棒”在银河系边缘被发现 。
据《人民资讯》等媒体报道 , 我国南京大学天文学院发布信息 , 该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邱科平教授团队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数据 , 在距离银河系中心7万多光年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条长度达1.63万光年多的中性氢结构 , 其宽度有675光年 , 其形态如同一根蒲棒 , 遂将其命名为“香蒲” , 总质量大约相当于太阳的6.5万倍 。 同时还发现了外盾牌-半人马臂的延伸部分 。
近些年来 , 有天文学家通过其他一些天文观测设备发现银河系星际气体普遍呈现出纤维状或丝状结构 , 如同成缕的烟雾一样 , 在繁多的气体纤维结构中 , 长度大于10秒差距(32.62光年)的被称为“巨纤维结构” , 而在已发现的银河系中的巨纤维结构中 , 规模最大的长度大约相当于1000秒差距(3262光年) , 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4万光年 , 基本都是通过对中性氢的观测发现的 。
作为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中国天眼能够给出分辨率和灵敏度综合性能最好的中性氢21厘米谱线数据 , 因此能比较容易地观察到这种天体结构 , 再结合最新的全天中性氢巡天项目HI4PI的观测数据 , 邱科平教授团队接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发现了“香蒲”巨纤维结构并得出了它的总长度 , 认为其规模远超已发现的巨纤维结构 , 堪称银河系中最大的“一缕烟” , 而且它距离银心也最远 。
很多朋友都知道银河系有四大旋臂 , 分别是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 , 但实际上这四条是它的主旋臂 , 另外还有很多条小旋臂 , 太阳系就是在猎户座支旋臂上 , 越靠近银河系边缘小旋臂越多 , 这些小旋臂大多是主旋臂分离出来的 。 邱科平教授团队就认为这个新发现的“香蒲”巨纤维结构有可能是银河系一只新的旋臂 , 因为它并不在银河系已知的任何一条旋臂上 , 而且它的规模实在太大了 , 长度已达银河系直径的1/10 , 这条巨纤维结构上也有很多恒星和星云等 , 与其他的旋臂没什么区别 。 但是由于它的银纬高度并不能完全满足它所在的位置与银河系物理银盘的翘曲程度 , 所以这种说法尚有争议 。
至于“香蒲”巨纤维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还需要结合更多的观测数据加以分析 , 目前推测认为可能是银河系外侧旋臂分离出来的气团结构 , 但也有可能是早期银河系吸收的一个矮星系变成的旋臂 , 或者是一条大旋臂分离出来的一条小旋臂 。
“香蒲”的发现为我们认识银河系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 依赖中国天眼的强大观测能力 , 今后还将会有更多的神奇天体被我们发现 。
推荐阅读
- 银河系中的顶级文明,会不会就是我们人类文明?
- 银河系奇怪的物体 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一个古怪的黑洞,所在之处令人难以理解
- 银河系出现巨大“正弦波”曲线,科学家:受不明力量影响
- ?科学家在银河系外围发现隐匿的巨大结构
- 任何单一的星系都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组成
- 高级文明真的存在吗?科学家:100亿年前可能就已经诞生了
- ?关于恒星中有机元素的形成和化学行为的介绍
- 美国重启UFO调查,疑发现非人类能制造的高科技,真有外星人?
- 星知识|希腊占星之年小限与黄道释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