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天地善变 , 沧海桑田 。 人亦如是 , 时时变化 。 记忆如新 , 不易察觉 。 行而不轨 , 亦无所知 。 故应 , 以史为镜 , 防微杜渐 。 严格律己 , 持之以恒!
注释:孔子说:时间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的流逝 。 天地不断的变化 , 沧海演变为桑田 。 人也是这样 , 时时刻刻都在改变 。 但人的记忆伴随观识更新 , 察觉不到自身的变化 。 即使自己行为“出轨”(走上错误的道路) , 当时却不知道 。 因此做人应当 , 常以过去照见自己 , 避免细微的改变 。 严格要求自己 , 持久坚持下去!现实生活中 , 我们都会有这种错觉:天天见面的人仿佛从不改变 , 而长久未见的人变化很大 。 比如 , 人在成长过程中未曾发觉自身有所改变只有对比过去才会发觉容貌的变化 。 相反 , 多年未见的朋友或同学我们却能看出他/她巨大的变化 。 这是一种“视相错觉”现象 , 它会蒙蔽人对自身的了解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上错路 。 下面将揭开“视相错觉”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 。
1、“视相错觉”的心理学原理 。 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通过观识(观察识别)和记忆形成意识 , 记忆随着观识更新 。 人每天都能看到周围的事物记忆不断更新(对事物的认知伴随观识更新) , 所以察觉不到事物微小的变化 。 即使过了很多年仍觉得周围事物与过去一样没有改变(对事物认知发生了改变) 。 反之 , 长久未见的事物记忆没有更新 , 当再次见到固然会看出巨大变化 。 比如 , 如果和父母长久生活在一起 , 即使父母老了自己却觉得父母相貌没有多大变化(察觉不到父母衰老的过程) 。 如果常年与父母分离就能清晰感觉到父母衰老的变化过程 。 2、“视相错觉”对人的影响 。 由于存在“视相错觉”人往往察觉不到自身行为的改变 , 当自身行为“出轨”却亦无所知 , 渐渐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 比如 , 人的习惯随生活方式逐渐改变 , 人的兴趣爱好随生活环境慢慢变化 , 人的身体伴随生活作息渐渐产生影响 。 人的行为发生改变自己却不知道 , 直到引发严重后果才有所察觉 。 人总会认为当下行为与过去一样是正确的 , 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细微改变(与过去产生偏离) , 渐渐偏离最终走上错误道路 。 所以 , 人应当正确认清自己 , 避免这种错觉造成的行为错误与行为改变 。 3、避免“视相错觉”的方法 。 人的记忆和认知会随观识而变化 , 但人的“过去”(历史)永远不会改变 。 所以要以史为镜照见自己 。 常拿自己与过去对比 , 察觉自身是否有所改变 。 其次 , 任何改变都是由于自我疏忽所造成的 。 只要严格律己持之以恒 , 就能避免“视相错觉”效应带来的影响 。 比如 , 通过对比旧照片便能看出自己相貌的变化 , 严格要求自己坚守行为规范就不会沾染不良嗜好、养成不好的习惯 。 结语:“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 一切事物都有缺点和不足 。 上天赋予人类智慧 , 同时让人存在缺陷 。 故而 , 人类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修补缺陷、弥补不足 。 【旅行者|揭秘“视相错觉”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
推荐阅读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全球最强太空望远镜就位!斥资100亿,将探索135亿年前第一批行星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
- 2022 年12 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事件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了解地球以外的先进智能生命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 搜寻地外文明发展的综合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