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漫步太空人不老,刘伯明回舱前动情赋诗,第三批航天员继往开来( 二 )


因为岁月不饶人 , 聂海胜与刘伯明的年龄分别是57岁、55岁 , 也算是高龄航天员了 。 杨利伟此前曾披露 , 我们也做了一些辅助的工作 , 比如说我们用一些设备 , 来对航天员这种慢慢老化进行矫正 。
刘伯明的训练日常
放眼国际宇航界航天员退役平均年龄是48岁 , 但实际上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 , 比如也曾有77岁高龄航天员再上太空的案例 , 主要还是对具体个体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评 。
然而 ,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驶向深水区 , 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 尤其是第三批航天员将很有可能诞生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航天员乘组 , 他们需要更多的任务历练 , 天宫空间站就是一个绝佳的平台 。
无人登月技术日趋成熟加速载人登月科目的突破
按照既定规划 , 在轨建造天宫空间站划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在轨建造、常态化运营三个阶段 , 关键技术验证与在轨建造两个阶段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 , 加上试验性飞行、舱段部署、货运飞船任务总计有12次飞行任务 , 两个阶段完成后将在2023年左右进入周期超过十年的常态化运营阶段 。
关键技术验证与在轨建造两个阶段4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从第一批与第二批航天员中选拔 , 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后则是从第二批与第三批航天员中选拔 。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之前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共6艘载人飞船14人次航天员的天地往返任务 , 第一批航天员积累了丰富的飞天经验 , 他们奋斗二十三年至今的目标就是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 基于此天宫空间站的航天乘组选拔工作确立了“新老搭配 , 以老带新”的原则 。
完成天地往返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比如神舟十二号乘组聂海胜与刘伯明是第一批航天员 , 汤洪波则是第二批航天员 , 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让飞天精神、飞天知识、飞天经验、飞天能力得以传承接续 。
汤洪波属于第二批航天员
就像刘伯明最后发表的出舱感言说的那样 , 宇宙浩瀚路迢迢 , 亿万儿女架天桥 , 漫步太空人不老 , 中国航天接力跑 。
在两名舱外航天员回舱前全景摄像机d对他们进行的一系列的合影成像画面中有我们的天和一号核心舱、有天和机械臂、有红蓝CP组合的舱外航天服 , 主角当然是两位壮心不已的英雄航天员 , 国家与个人的志向在这张画面中交相辉映 。
与日同辉
后继有人
看着两位出舱航天员身后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太阳 , 笔者又想起了半个多世纪前一位老人在莫斯科大学对青年人的寄语: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 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 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 , 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 ,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