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能大家还记得8月份俄罗斯爆料称美国女宇航员在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上钻洞 , 导致国际空间站漏气的事情 。 本号8月16日文章《还记得国际空间站漏气事件吗?俄媒称是美国女宇航员故意钻了个孔》中详细讲述了此事 。
事情发生在2018年8月 , 地面监测人员和国际空间站内宇航员都发现国际空间站气压降低 , 事件一度造成空间站宇航员准备紧急撤离 , 但检查发现是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上有个直径两厘米左右的通透的圆洞 , 俄罗斯宇航员普罗科皮耶夫赶紧用环氧树脂(一说是胶布)将其封堵 , 空间站内气压才恢复正常 , 此事过去三年后 , 俄罗斯方面在面对美方指责俄科学号调姿发动机故障带歪国际空间站后曝出事件的真相 , 原来是美国女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着急回家所为 , 此女为早日返回地球而故意在俄罗斯载人飞船上钻孔 , 以激发紧急撤离方案启动 , 这样她就如愿以偿了 , 只可惜事与愿违 , 她钻了孔很快被堵上了 。
然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0日报道称 , 俄罗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曙光”功能货舱壁上又发现有许多裂缝 , 这些裂缝是宇航员在检查“曙光”号时发现的 , 好在这些裂缝目前还并没有贯穿曙光号的舱壁 , 所以还并没有造成漏气 , 不过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之前曾发现多个穿透性裂缝 , 因此担心“曙光”号上的裂缝可能会越来越大 。
那么这些裂缝是怎么来的呢?目前一般认为其并非人为造成的 , 而是空间站外壁在太空环境下更容易老化 , 空间站舱段的太阳照射面和背光面的温度相差极大 , 通常会高达200℃左右 , 热胀冷缩作用会加速舱段的破损 , 而且空间站内部承受着一个大气压的压力 , 外面却基本是真空的零气压 , 所以其受力、强光照射以及受热的不均都会导致空间站舱段比在地面上更容易损毁 , 而且由于处在太空中 , 空间站还会受到速度达每秒数公里的小陨石和太空垃圾的撞击、每秒800公里的太阳风的吹拂 , 所以比在地面上更容易损坏 。
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发射的第一个舱段 , 于1998年11月20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 , 至今已经23年了 , 不过目前曙光号出现裂缝原因还不能武断地确定为老化原因 。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出现新裂缝,又是俄罗斯的舱段,这次是怎么回事】↑俄罗斯“曙光号”核心舱
“曙光号”其实是基于前苏联时期的礼炮号空间站计划下的运输补给航天器而改进设计的 , 本来打算用在和平号空间站上 , 但是在国际空间站项目计划提出后 , 俄方将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并坠入大气层销毁 , 曙光号舱段就被进行部分改动后作为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核心舱段 , 由于当时俄方的空间站技术比较成熟 , 同时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 按照国际空间站共建协议 , 美方支付了曙光号舱段的资金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国际空间站附近现神秘黄色物体,绝非人类杰作,外星人的粪便?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太空旅行,“普通”的四个人,其实一点也不“普通”
- 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如今何在?
- 国际空间站建设之初,为什么不邀请中国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