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经定在了国庆佳节之际 , 第二批航天员将被送入太空 , 将待上大约6个月时间 , 这足足比第一批航天员的空间站驻留时长翻了一倍 , 他们也将迎来更大更难的挑战 。
杨利伟做出关键预测
近日 , “杨利伟称未来可能会有太空农场”的话题火上热搜 , 社交平台上关于“最想把什么带去太空农场?”的话题下 , 收到最多点赞的一条评论写道:袁老的大米 。 袁隆平院士的诞辰刚刚过去 , 再看这条评论瞬间令人泪目 。
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中国空间站相关活动时上表示:中国空间站现在是再生式 , 未来的空间站则可能会有“太空农场” , 届时可以在上面种庄稼和植物 , 就此打造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
中国航天育种领域发力
此次神舟十二号出征太空 , 中国空间站第一批航天员就带上了植物种子 , 而在此之前 ,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也经常带着种子上太空 。
这种航天育种工作 , 更大的作用是能筛选良种 , 从而使得粮食增产 , 使得中国能将本国的粮食安全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
目前中国在航天育种领域 , 相关新品种就已经超过了200个 , 创造的经济价值则超过了2000亿元的规模 。
中国太空稻喜获丰收
继航天育种之后 , 太空种植也逐渐成为了航天技术发展上绕不开的话题 。
2016年 , 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种菜 , 在天宫二号实验室内种下了9棵生菜 。 中国太空种植事业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
最近奔月后回来的嫦娥五号 , 其携带的稻种还喜获了大丰收 , 未来这种“中国天稻”的后代 , 还将使得中国的水稻事业更上一层楼 。
不过相对于月球上的太空育种 , 由于月球土壤的营养成分很低 , 水分还十分缺乏 , 月球上的“太空农场” , 恐怕还得在未来继续验证该项目的可行性 。
\"太空农业\"支持人类太空事业
实现太空植物种植 , 也称为\"太空农业\" , 是发展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一步 , 借此可以实现人类对太空的长期探索 。 植物是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 , 因为它们可以为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的生活 , 提供独特和必要的支持 。
它们是氧气的来源 , 并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不同类型的营养物质 , 包括维生素;它们有助于调节大气湿度 , 并能够清除和回收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是生命的主要废物之一 , 它的大量积累会破坏环境平衡 。
\"太空农业\"对宇航员身心健康有益
最后 , 比较关键的一点是 , 太空中种植植物 , 是得到宇航员公认的心理健康方面回报很高的活动 , 这是进行空间探索时 , 需要考虑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 。
目前支持宇航员的营养需求 , 对于深空探索任务 , 可谓至关重要 。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在太空中种植新鲜植物 , 以帮助宇航员保持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
【太空|神舟十三号定在国庆之际,杨利伟做关键预测,网友:想种袁老大米】编辑:王振国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