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千禧论十年: NFT的机会在哪里?普通人该怎么参与?哪些平台是行业龙头?


以太坊 千禧论十年: NFT的机会在哪里?普通人该怎么参与?哪些平台是行业龙头?
文章图片

NFT的操盘与崩盘逻辑
由以太坊1559燃烧销毁和NFT狂热联合推动的这波行情 , 只差一场暴雨当头浇下 , 浇灭心头火 , 淋醒梦中人 。
没有1559的以太坊 , 在去年DeFi狂热季的时候 , 只能通过锁仓挖矿锁定以太坊 , gas消耗则将筹码转移到了矿工手中 , 操盘的大户所获得的预期可控性并不是100%的 , 因为锁仓挖矿的聪明人会及时解锁出逃 , 矿工在高gas时收割的筹码也会择时抛盘 。 后两种力量都是主力操盘的对手力量 , 严重制约着主力操弄市场的空间 。 当主力想拉盘制造FOMO效应诱多时 , 对手力量就有可能会把筹码顺势送给主力 , 而在主力砸盘洗盘时再低价接回来 , 从而严重削弱了主力收割市场的获益 。
推演一下彼时主力操盘的思路 。 首先是冲矿 , 这就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 然后还要拿出另外一大笔资金去拉盘矿币 , 在挖矿早期矿币极少时制造局部短缺和高价 , 从而营造出极高APY(当时甚至有10000%+年化的神矿啊)的表象 。 而后再通过媒体资源和推广资金 , 诱惑和煽动散户入局 。 散户一看 , TVL都这么高了 , 大户真金白银都进去了 , 矿肯定没问题 , 冲呀 。 于是散户FOMO杀入 , 挖提卖让市场无法承受 , 矿币一落千丈 , APY暴跌 , 矿被挖塌了 。 此时项目方要做的就是把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耍 , 不断制造新的套娃 , 尽量吸引散户不要卖掉矿币 , 而是拿去再挖二矿 , 或者在其他地方消耗掉 , 比如彩票等各种花里胡哨的非核心功能 。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DeFi项目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改进核心业务 , 而是拼命地以极高频率推出各种周边玩法 。 不是他们想多元化 , 而是他们的研发和运营策略完全就是托盘导向的 , 一切目的为了稳住这个资金盘而服务 。 至于核心业务的初心 , 那是根本没有的 。 这也没办法 , 代码都是直接抄袭的国外的成品(抄袭重灾区就是uniswap v2和compound , 无数仿盘 , 数都数不过来) , 本来就是为了快速起盘、做局、割韭菜嘛 。
跟进挖矿的散户只要小心一点 , 是跟着吃肉喝汤的 。 冲矿消耗的gas费 , 也都被矿工收入囊中 。 这两类人是主力操盘方讨厌的 。 那么谁是被收割的对象 , 给这三类人提供利润呢?答案就是二级市场上接盘矿币最后一棒的炒币散户 。
这场游戏里还有一个潜伏在黑夜中的收割者 , 那就是黑客 。 直至今天 , 我们还会经常看到有DeFi项目因为合约代码漏洞 , 动辄导致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资金被黑客一把薅走 。 大户钱多 , 分散放置 , 被盗资金九牛一毛而已 。 而且大户有资源 , 可以找人去追踪黑客 , 谈判 , 要回资金 。 可怜散户小矿工 , 辛辛苦苦好几年 , 一夜回到解放前 。
总结一下 , DeFi挖矿生态:- 收割者:黑客;主力/大户;散户矿工;二级市场进场早、跑得快的少数炒币者
- 被收割者:二级市场进场晚、接棒的广大炒币者
问题:Vitalik及其领导的以太坊基金会是站在上面哪一个势力的立场?答案是主力和大户 。 这不仅仅是从利益一致的角度所做的推测 , 而且得到了历史铁的事实的验证 。 当年TheDAO项目被黑事件 , 为了捍卫主力和大户的利益 , Vitalik主导基金会直接掀了桌子 , 运用中心化的影响力把所谓去中心化的以太坊系统进行了硬分叉 , 回滚了区块链 , “抢”回了黑客手里偷走的资金 。
我们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去评判说 , Vitalik的“抢劫”是正义的 , 因为他抢劫的是小偷 。 但是这样的侠客行为是违背现代法治理念的 。 抢劫小偷 , 同样会构成抢劫罪 。 早在中国古代 , 就有先贤老子说过:失道而后德 , 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 , 失义而后礼 。 现代人跳槽频繁、分散而居 , 单位同事之间、小区邻里之间都互相礼貌有加、客客气气的 , 因为大家形同陌路 , 没啥交情(失义而后礼) 。 忠诚、讲交情、讲义气的人 , 则会为了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大哥、自己的兄弟而做出任何伤天害理、毫无仁慈之心的事情(看看水浒传里的李逵)(失仁而后义) 。 仁慈、圣母、滥施同情心 , 甚至把阿猫阿狗的权利置于他人人权之上 , 这其实是德行的败坏(失德而后仁) 。 喜欢用自己心中片面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去审判社会热点事件 , 动辄挥舞道德大棒对当事人特别是受害者口诛笔伐 , 这些红口白牙、众口铄金的吃瓜人士 , 实在是失去了大道 , 走在了歪门邪道上(失道而后德) 。 以太坊在TheDAO事件中实施硬分叉抢劫黑客的行为 , 显然 , 是失道的 。 我们如果用价值观去评价这件事是好还是坏 , 那么我们的评判也是失道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