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灵魂打马!警方出品的纪录片竟然这么给嫌犯打马赛克?引起舒适( 四 )


在郝女士看来 , 如此热心的朋友 , 怎么会是骗子呢?
警察反复告诉她这是常见的诈骗套路后 , 她仍然将信将疑 , 并透露和对方有继续相处的打算 。
注意 , 在介绍这个案例时 , 由于(拍摄时)此案仍在调查中 , 郝女士“朋友”的脸没有露出 。
此前 , 在“纪录片高级马赛克”一事得到大批点赞时 , 有网友称不打马赛克是“不文明”的体现 , 这帽子可扣得有点大 。 纪录片中对已经被判刑的被告、嫌疑人、受害人的处理完全不一样 。
公诉案件中 , 被追诉者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 , 称为“犯罪嫌疑人” , 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 , 则称为“被告人” 。
在刑事追诉阶段 , 对嫌疑人照片打马赛克 , 是为了刑事追诉能公正开展 , 尽可能减少对潜在无辜者的伤害 。 近几年 , 各方已经形成默契 , 一般在审判阶段才将被告人照片直接发出 , 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则对其面部打马赛克 。 ——京华时报
在一次次的案件背后 , 《大城无小事》提醒着大家 , 不要对违法犯罪心存侥幸 , 无论取证之路多么坎坷 , 无论物证藏匿多么隐蔽 , 警方都会披荆斩棘 , 斩断罪恶的根源 。
就像探案过程中 , 民警们一次次重复的那句“你要记住 , 公安 , 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 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 ”
目前 , 纪录片还没播完 , 但评分已达到8.9 , 有网友表示 , 为城市里的无名英雄点赞 , “很棒的普法教育”“闭眼五星好评” 。
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