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 带你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二 )


既有临床又有遗传学(1号、14号或21号染色体的突变)的AD诊断证据;两方面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


常用的检查手段
  • 神经心理学测验
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 , 测定时间短 , 易被老人接受 , 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 。 该量表总分值数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 , 若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22分;大学程度≤23分 , 则说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 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等各项认知功能的评估 。 如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是一个包含11个项目的认知能力成套测验 , 专门用于检测AD严重程度的变化 , 但主要用于临床试验 。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 。 该量表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 即测定病人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脱衣、梳头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 , 即测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电话、乘公共汽车、自己做饭等) 。 后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 。
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等 , 常需要根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线评测 , 不仅发现症状的有无 , 还能够评价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对照料者造成的负担 , 重复评估还能监测治疗效果 。 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侧重评价痴呆的激越和抑郁表现 , 15项老年抑郁量表可用于AD抑郁症状评价 。 而CSDD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 , 但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无关 。

  • 血液学检查
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 。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甲状腺素等指标 。 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
  • 神经影像学检查

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
头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 , 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 , 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 , 支持AD的临床诊断 。 与CT相比 , 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 。
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
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 , 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 。 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 。 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 , 特异性为63% , 已成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具 , 尤其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 。
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
  • 脑电图(EEG)
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 。 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 。 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 , 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 , 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他癫痫疾病 。
  •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和蛋白电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脱髓鞘疾病疑似者应进行检测 。 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应行14-3-3蛋白检查 , 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诊断 。
  •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
AD患者的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脑内沉积 , 使得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 , 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 。
研究显示 , Aβ42诊断的灵敏度86% , 特异性90%;总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1% , 特异性90%;磷酸化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0%和特异性92%;Aβ42和总Tau蛋白联合诊断AD与对照比较的灵敏度可达85%~94% , 特异性为83%~100% 。
这些标记物可用于支持AD诊断 , 但鉴别AD与其他痴呆诊断时特异性低(39%~90%) 。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和样本处理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