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撒贝宁已经两次因为凡尔赛言论登上热搜了,可是他一点也不招人烦。
而在撒贝宁的眼皮子底下,同样凡尔赛的王骁却越来越招人烦。
区别在于,语境不同。

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文章插图

撒贝宁参加《你好生活》
《你好生活》里面,几位央视主播坐在一起,各自吹嘘自己高考成绩有多牛。张蕾说自己是艺术类第一,尼格买提说自己也是第一,康辉反问谁不是第一啊。
最后,保送北大的撒贝宁一杆清台,“跟一帮还要考试的人坐在一起,唉呀真的是……”
因为事先讲好了是玩游戏,所以他们聊得开心,观众看得也开心,没人会往心里去。
可如果他们不是在玩游戏,如果他们不是功成名就的主播,而是一群刚入职场的新人在那寒暄,那么这种凡尔赛式的群聊就会变成暗流涌动。
《令人心动的offer》里面,超级学霸王骁就是这样表现自己的。

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文章插图

王骁凡尔赛式自我介绍
王骁跟新同事第一次聊天,就开始凡尔赛。
他说他第一次来律所实习,很紧张,“因为我以前都是在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实习的”。
随后,他又说自己要开始适应此前没怎么接触过的中国法律了,但这段话他是用中英文混杂着说的。
压根儿就没人问他这些,这哥们儿完全是自问自答,而且一律是先抑后扬。谦虚只是铺垫,是用来烘托自己有多优秀的。
进入工位之后,王骁第一个摆到桌子上的物品,是带有大号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英文字样的水杯。
律所给每个实习生都发了工牌,王骁悄悄把工牌上的带子也换成了斯坦福的。
从语言到行动,王骁无时无刻不在“不经意地提起自己的显赫履历”。
撒贝宁凡尔赛,那是在与周围的人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而王骁凡尔赛,主要针对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同事。

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文章插图

《令人心动的offer2》剧照
在这个场景里,王骁与另外两位实习生一起参观梁律师的办公室。王骁通过墙上挂的画,敏锐地猜到梁律师有在法国生活的经历。于是他就问梁律师,您是不是在法国待了挺久的?
梁律师说,是,有过几年。
然后王骁说,哦,好厉害。
谁好厉害,梁律师吗?不,是王骁自己好厉害。
因为王骁也在国外留过学,而且面试的时候梁律师也知道了王骁的履历,所以咱们是一伙的,咱们这些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好厉害。这才是王骁的真正用意。
王骁这句话,既是在一如既往地凡尔赛,也是在试图拉近与梁律师的距离。毕竟八个实习生最后只能留两个,除了正面战场的较量之外,平时的印象也很重要。
可是,梁律师压根儿就没买他的账。

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文章插图

《令人心动的offer2》律师梁春娟
在选择首位实习生时,梁律师第一个选人。结果她选择了李晋晔,却没选王骁。
李晋晔的首次作业打分排名第三,王骁排第四。他此前的凡尔赛行为,并未帮助他弥补成绩上的差距。
王骁只知道自己面试的时候受到了夸奖,却不知道李晋晔在面试时给梁律师留下的印象更好。
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这是职场凡尔赛人的典型特征,也是他们的隐患所在。
因为只能看到自己的优秀,却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所以他们会在低调炫耀自己的同时,也调高了自己的心理预期。
一旦结果不如预期,凡尔赛人心里的落差会大于外界看到的实际落差。而这种被放大了的心理落差,会成为一种压力。在业绩和经验尚不足以树立职场自信的时候,这种压力是有可能压垮一个好苗子的。
在准备辩论赛的时候,王骁就犯了这样的错误,结果被当场打脸。

凡尔赛人|同样是凡尔赛,撒贝宁为啥就不招人烦
文章插图

王骁渲染一辩的难度
当时大家在讨论一二三四辩都由谁来负责。王骁摇头晃脑、比比划划地问队友们,“谁当一辩觉得最有信心,你能先把他打回去,同时把自己的论述……”
话没说完,就被同组的朱一暄给打断了。朱一暄打过二三十场辩论,经验比王骁丰富得多,“我觉得一辩只要把点点出来,不用把反驳讲得太细”。
然后王骁就没词儿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