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5年 ,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裕祥村的一位村民罗某 , 在帮助别人清理鱼塘时 , 意外发现了一条“巨型黄鳝” , 它的体长在1米左右 , 体重达到了3.6斤 , 这一发现打破了2004年在云南发现的2.7斤的黄鳝保持的记录 , 成为了新一届的“中国黄鳝王” 。 时隔9年后 , 2013年的5月 , 在浙江湖州一位村民在湖州水库中捕捞到了一条体长1.5米 , 体重36斤的大黄鳝 , 成为了真正的“中国鳝王” 。 通常 , 一条黄鳝体重达到1斤 , 就比较少见了 , 而这条36斤的黄鳝 , 更是黄鳝中的“极品” , 据说当时有人出价1.2万 , 村民都没有卖 。
那么 , 问题来了 , 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鳝需要长多少年?这条36斤的大黄鳝长成至少需要多少年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
首先 , 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黄鳝
【黄鳝|野生大黄鳝长到1斤多,至少需要多少年?】黄鳝俗称鳝鱼 , 是合鳃鱼科黄鳝属下的鱼类 , 它是亚洲独有的一种鱼类 ,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朝鲜、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内 , 它们主要栖息在稻田、溪流、池塘和沼泽里 。
从外观上看 , 黄鳝身体呈蛇形 , 如果不是体表没有鳞片的话 , 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水蛇的一种 。 黄鳝的体色主要以青黄色为主 , 而这也是它黄鳝名字的由来 。
黄鳝是一种偏昼伏夜出的鱼类 , 白天它们通常会钻到水里的泥洞里或者岩石的缝隙里休息 , 到了晚上才外出觅食 。 作为一种杂食性的鱼类 , 黄鳝对食物没有什么挑剔 , 无论是浮萍、浮游生物还是小鱼小虾 , 甚至是动物的尸体它都是来者不拒的 。
虽然黄鳝是一种鱼类 , 但是它与大多数的鱼类不同 , 它的鳃部已经高度退化 , 只留下了一个小孔 。 所以黄鳝并不主要以鳃呼吸 , 而是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口腔和喉腔中的内壁表皮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 。 正是因为这一特性 , 黄鳝在离水后 , 也比普通的鱼活的时间长 。
除此之外 , 黄鳝还有一个特点:性逆转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变性” 。 黄鳝的性逆转是每一条黄鳝生长的必经之路 。 在幼年期黄鳝都是雌性的 , 等到了性成熟后 , 雌性繁殖过后 , 它们会变为雄性 。 不过 , 雄性是它们最终的性别 , 无法再次逆转 。
当然 , 大多数人对黄鳝感兴趣是因为它是小时候许多小伙伴的童年回忆 , 而且黄鳝本身肉质细腻 , 营养价值很高 , 所以 , 在黄鳝的原产地 , 它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之一 。 正是因为如此 , 在我国 , 黄鳝也有相当大规模的养殖产业 。
黄鳝长到1斤需要多久?
上面我们说过 , 黄鳝有人工养殖和野生两大类 , 而在不同的环境下 , 黄鳝的生长速度不同 , 通常 , 人工养殖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 , 黄鳝的生长速度是野生环境下的2-3倍 , 因此 , 显然人工养殖更容易出1斤的黄鳝 。 不过 , 尽管如此 , 无论是哪种环境下 , 1斤的黄鳝都相对的少见 , 原因也很简单 , 在人工饲养下 , 黄鳝一条长到2两到5两之间时通常就上市了 。
那么 , 在野生环境下 , 黄鳝长到1斤需要多久呢?保守估计也得需要7年 。 为什么这么慢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生长时间段 。 黄鳝是一种能够在热带和温带淡水水域中生存的鱼类 , 而且由于它们杂食的食性以及可以用嘴巴直接呼吸的特点 , 让黄鳝具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 。 通常在水温0-40℃内 , 黄鳝都能生存 , 但是其活跃的温度在15-30℃之间 , 在这个温度区间内 , 黄鳝的觅食主动性达到峰值 。 但是 , 当温度低于5℃时 , 黄鳝会在洞穴中几乎不活动 , 进入冬眠状态 , 温度过高时 , 它们也会很少出来觅食 。 这就导致了黄鳝一年之中 , 在酷暑和严冬中是不生长的 , 而且由于蛰伏时不进食但消耗能量 , 此时的黄鳝还会变得消瘦 。 所以 , 一年之中 , 有利于黄鳝生长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半多点 , 这是它们出现1斤以上个体比较少见的主要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
- 继“妻荒”后,农村又一怪象出现,老农整日发愁,儿女却毫不在意
- 农村使用石雕牌坊的用处
- 农民常捡来当柴烧,却不知它价值很高,可调血脂降血压,10元一斤
- 俗语“小寒不寒看大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时候最冷
- 杭州杀人案始末:凶手终于压抑不住内心22年的罪恶,向警方招供了
- 除夕马上到,老话说“除夕三不空,明年不受穷”,三不空指的是啥
- 农村俗语“女婿不上坟,上坟辱先人”,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 93年一家人探亲,妻儿失踪:28年后儿子找到家人,却少了母亲
- 交易中的自信与坚持
- 重庆老人因家暴被儿子打了一拳,2年后砍断孙女脚筋,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