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一、离轨阶段:飞船需要调整姿态 , 精确点火 , 与轨道舱、推进舱分离 , 进入精准的返回轨道 。 如果进入的角度过陡 , 返回舱会因与大气剧烈摩擦而焚毁;如果进入的角度过平 , 返回舱会打水漂 , 被大气层弹起 , 可能再也返回不了地球 。
二、再入阶段:这是最危险的阶段 , 飞船表面温度高达2000度 , 只要防热设计上出现一处缺陷 , 就可能导致宇航员被活活烧糊了 。
三、伞降阶段:飞船首先打开引导伞 , 引导伞拉出减速伞 , 再由减速伞拉出主伞 ,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 1967年4月24日 , 苏联的“联盟1号”飞船返回时 , 引导伞就未能拉出主伞 , 备份伞又因为主伞的阻碍无法打开 , 飞船与地面的高速撞击 , 宇航员科马洛夫遇难 。
【宇航员|神舟十二号返回克服了四大难点】
四、着陆阶段:着陆前一秒 , 飞船底座上的反推发动机点火 , 将下降速度从每秒8-10米减至每秒2米 。 如果反推发动机启动失败 , 宇航员的脊柱可能损伤 , 甚至会高位截瘫 。 每一次科技进步 , 都与无数科学家辛勤的汗水分不开 , 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推荐阅读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旅行,“普通”的四个人,其实一点也不“普通”
- 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如今何在?
- 日本想抢在我国之前,蹭美国飞船实现载人登月,正在海选宇航员?
- 谁会成为第一个登录火星的机构?
- 你想上天当宇航员吗, 现在努力来得及
- 被“科学”耽误了的运动员和音乐家!
- 如果举全球之力,想尽一切办法,能否造出一艘星舰?
- 人类文明创造的万千哲理,为什么我只认它?其余都是“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