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神十二上的3名航天员回来了


航天员 神十二上的3名航天员回来了
文章图片

航天员 神十二上的3名航天员回来了
文章图片

航天员 神十二上的3名航天员回来了



本次太空之行 , 是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 , 在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 , 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 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实验 , 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历史性壮举 , 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 14时15分左右 , 返回舱内只有汤洪波一个人还在值班 , 聂海胜指令长已经率先回到轨道舱内 , 紧接着刘伯明也回到轨道舱内休息 。 返回舱内必须要留一个人值班 , 现在轮到汤洪波值班 。


其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一是汤洪波在其他两名航天员休息的时候 , 一直兴致勃勃往外看 , 欣赏地球的美景 , 时不时地还会和刘伯明交流一下 , 非常陶醉于从太空欣赏地球的美景 。 二是在神舟十二号飞船从核心舱前向200米向400米转移的时候 , 汤洪波先感叹说“天宫啊” , 然后他们三个人依次说了一句“天宫再见” 。 在他们告别天宫的时候 , 心情肯定很复杂 , 一方面当然很希望回归地球 , 回到家人的身边 , 回到和他们一起参研参试的人员的身边 。 另外一方面 , 他们可能对生活了三个月之久的太空之家也有一点依依不舍的感情 。  



 重返地球是一个高风险过程 , 航天器以7.8公里每秒的速度环绕地球运行 , 而空间轨道运动的特点是 , 如果航天器原来是在一个圆轨道上运行 , 只需把速度稍降一点点 , 就会进入一个椭圆轨道 , 这个椭圆轨道离地球最近的点是近地点 。 当速度降到一定程度后 , 这个近地点就能低到大气层内了 , 随后利用大气阻力减速 。



飞船和地心连线与地面的交点被称为星下点 , 而飞船运行和地球自转使得星下点在地球表面移动 , 形成星下点轨迹 。 当轨迹运行到非洲南端附近时 , 地面会向飞船下发制动指令 , 减速后进入近地点降低后的椭圆轨道运行 。 大约在经过巴基斯坦卡拉奇上空时 , 飞船接触大气层并开始气动加热 , 随后经过我国新疆入境 。 在飞行高度达到10公里左右时 , 飞船打开降落伞 , 速度进一步降低 , 并抛掉它下面的防热大底 。 大约离地面还有一米高时 , 飞船里的几个小固体火箭发动机进一步反推减速 , 让航天员以一个舒服的速度着陆 。

【航天员|神十二上的3名航天员回来了】


返回过程复杂 , 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 , 首先飞船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极大热量 , 因此飞船具有气动外形 , 下面有一个防热大底 , 承受上千度的高温 , 防止热量传到航天器内部 , 这是返回过程中影响飞船安全性的关键问题;第二 , 降落伞必须能够正常工作 , 这也是神舟飞船设计了主、备两套伞的原因;此外还有座椅抬升缓冲、维持舱内气压等一系列操作 , 共同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 。



还记得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 , 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33天的太空漫游后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 ,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神十二航天员也会被抬回家吗?答案是会!这个回答可能会令大家失望 , 但也不会变得更差 , 还是同样的椅子 , 不会变成担架 , 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 而原因则很简单 , 喜欢游泳的朋友甚至还深有体会!原因就是:太空失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