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南极大陆蛇颈:似尼斯湖水怪】
文章图片
2005年 , 美国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半岛近海的韦加岛上发现了一条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幼年蛇颈龙化石残骸 。 6年后 , 又有一具年代更早的新种蛇颈龙被发现了 。 化石发现者凯尔纳说:“如果尼斯湖水怪真的曾经存在的话 , 那么这条恐龙充当它的形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
这一新发现的蛇颈龙大致生活于8500万年前 , 这一次被发掘出来的这些头骨 , 脊柱骨和趾骨原本属于一条体长达7米的海怪 。 尽管古生物学家们已经可以大致确认这种蛇颈龙是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特有种 , 然而由于目前被发掘出来的化石数量太过零碎 , 还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鉴定工作 。 这种浑身武装的恐龙大致生活在7000~74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 , 它们一般栖息在当时南极大陆的低地或海滨地区 。 尽管当时南极大陆已经位于极地 , 但是当时南极的气候却要比现在温暖的多 , 甲龙们可以在繁茂的森林中享用丰盛的各种食物 。
这里的插图是由著名古生物插画师埃林 贝奈图(Alain Beneteau)制作的 , 展示的是两只雄性艾氏冰脊龙正为了争夺领地相互之间激烈争斗 。 这幅画的背景也反映了科学家们对当时环境的认识:随着气温开始下降 , 这里的森林大都变成了针叶林树种 。
这种恐龙的化石是在1990年至91年的夏天由奥古斯塔那学院的古生物学家比尔汉默发现的 。 但是直到2007年 , 这种恐龙的骨骼化石才被正式命名 。 纳萨姆史密斯对此解释说:“把这些化石弄出来实在艰难 , 我们花费两个考察季度 , 使用各种切割工具才终于将化石挖掘出来 。 ”圣玛尔塔特立尼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类恐龙 , 身高大约1.5米 。 这种恐龙生活在晚白垩纪时期 , 尽管在这里的插画中将当时这里的环境描绘成了一片冰天雪地 , 但在最后一只恐龙死去之后的至少数百万年内 , 南极大陆仍旧保持了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 。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