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白昼流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安全着陆刷新纪录


航天员 白昼流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安全着陆刷新纪录

根据相关报道 , 2021年9月17日13点34分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 参与本次航天任务地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出舱时状态良好 , 本次载人飞行任务至此圆满成功 。
(图1:返回舱打开伞舱盖 , 图源央视新闻)
【航天员|白昼流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安全着陆刷新纪录】据了解 , 本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刷新了多个记录 。 其中 , 航天员在太空驻留地时间达到了90天 , 刷新了国内地相关记录 。 并且如此长时间地太空驻留 , 还完成了一系列地创举 , 包括多次出舱进行太空活动 。 如此长时间地太空驻留 , 也考验了空间站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健康地保障能力 。
在返回着陆精度方面 , 本次神舟十二号返回舱的表现也令人惊艳 。 当返回舱制动结束后不久 , 飞控中心预报工作人员就给出了预测落点坐标为:东经100°04’46” , 北纬41°37′23″ 。 而当返回舱进入黑障并打开降落伞后 , 又进行了2次预报 。 当时间到达13点34分29秒时 , 返回舱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 , 并且报告落点位置为东经100°04′26″北纬41°37′46″ , 与第一次预报的落点仅仅相差:经度20″纬度23″ , 换算成具体的距离大概误差距离在800米左右 。
考虑到当返回舱出了黑障区之后 , 会先弹出引导伞 , 随后拉出减速伞 , 当速度充分下降后 , 最后还会拉出主伞 , 并且主伞开启的高度至少超过10km 。 这也就意味着返回舱受到气流的影响更为显著 , 与第一次预报落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基本可以认为是气流的影响 。
如此精准的预报 , 让地面搜救人员在第一时间通过直升机目视返回舱下落 , 当返回舱落地后 , 搜救人员也早已就绪 , 这样的速度让全世界侧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