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董卿携《朗读者》回归,莫言、杨元喜、张桂梅亮相首期节目

文章插图
“大家好,我是董卿”。时隔三年,我们又听到了那句熟悉的开场白。日前,主持人董卿带着《朗读者》第三季,在郎朗的伴奏下,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依然优雅知性。据悉,她不仅是《朗读者》第三季的主持人兼制作人,又是总导演。
朗读者第三季的片头引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所说“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的话,而这一期的主题“我们能改变世界吗”也与此呼应。
第一集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担得起这声疑问。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在面对国际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巨大争议时,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反对和质疑时,一次次站出来驳斥“北斗无用论”。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美国有GPS,俄罗斯有格洛纳斯,这也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卫星系统,中国之所以从1994年开始研发北斗卫星系统,就要摆脱卫星系统受制于他人的历史。
如今,中国北斗成功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这背后离不开一批如杨元喜这样的工作者的努力和坚持。
节目中,杨元喜朗诵了被称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选段,他念到“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北斗系统55颗卫星环绕地球的此刻,正是这样一个星光璀璨的时辰。
第一集中另外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
文章插图
也许你已经听过很多人口中张校长的事迹,但真的有必要再听听她本人的讲述。因为抱持要用教育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初心,张桂梅和贫困奋斗、和疾病奋斗,以一己之创办华坪女子免费高中,将一千八百多位山区的贫困女生送出大山,送入大学的校门,靠知识改变命运。
张校长在讲到第一届学生全部考上大学时,很动情,说实话,我也听得热泪盈眶。世上那些被称之为“奇迹”的事,其实是由张桂梅这样用严苛的行动来实现。说到做到的背后,付出多少心血难以估量。
张桂梅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但在收获荣誉的同时,她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人批评她沽名钓誉,有人批评她过多炒作,有人因为她不招收男性而耿耿于怀,而她始终保持初心。她的坚持,“只要有一口气,我都会是这样的。”这个时代难得的清醒,在张桂梅这里,行自己的信仰,无改。即使病痛缠身,只能穿着衣服睡觉,依旧每天五点起床,十二点休息,心里只有学生。
文章插图
看着学生离开时,张桂梅对她们的叮嘱是,“少打听我的身体情况”。在朗读者的演播厅,我们可以看到,张桂梅的身体愈发的瘦弱,她的手上到处是伤口,但她的眼神依旧清亮、坚毅,一如她瘦弱身体里蕴藏着的无数能量。
她坐在那里,话语清晰地朗读自己写的一封家书,在那感情充沛的抑扬顿挫中,在那一个短暂的时刻,她仿佛终于褪去了圣人的外衣,让我们看到做出此等不凡之事的张桂梅,有另外一面,那是她和自己的亲人间的遗憾。
文章插图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应邀现身录制节目。莫言讲述他过去为了看书所经历的一些故事,朗读了自己写的《透明的红萝卜》节选,真情的朗读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 朗读者|董卿携《朗读者》回归,莫言、杨元喜、张桂梅亮相首期节目】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清朗对TFBOYS影响?肖战综艺?蔡徐坤退出跑男?周深资源飞升?
- 排面!全红婵广东春晚送春节祝福,与国士钟南山黄旭华朗诵一封家书
- 才下《朗读者》,又携“白发少年团”,对话97岁指挥家曹鹏
- 董卿:人靠衣装马靠鞍,主持一期《朗读者》节目全程换了3套服装
- 王凯:时隔7个月,《朗读者3》成片在央一播出但大部分内容被剪掉
- 《闪光的乐队》不愧是社交综艺,一老一少变开朗,华少都招架不住
- 郎朗去陈意涵家做客狂吃毛豆,有谁注意到他把壳扔哪?素质是装不出的
- 150个热搜13亿人次热议,青花郎朗读者向上的力量
- 央视文案:《朗读者》里的温柔文案百读不腻
- 郎朗吉娜在法国录制辽视春晚 现场气氛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