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 为什么火星没能孕育出生命?( 三 )


几十亿年下来 , 小矮个火星根本无法保住自己的大气层 , 气压低 , 则大气吸热和存热能力低 , 天寒地冻 , 地表液态水消失 。 强烈的紫外线与各类宇宙射线长驱直入 , 把地表消毒得干干净净 , 连有机分子都被分解怠尽 , 不复存在 。 即使生命能耐高温、高压、无氧、高碱、超咸的环境 , 但是却无法抗拒高辐射能量 。 辐射能打入细胞内核 , 击断遗传基因长链 , 扼杀生命复制演化的契机 。 因此 , 数十亿年前火星上的生命 , 至今恐怕早已灰飞烟灭 , 或变成化石 , 或深藏地下 , 不再露面了 。
生机勃勃的地球
地球是幸运的 , 它恰到好处的引力维系住了原始的大气层和液态水 。 但早期地球的环境也极为恶劣 , 陨石风暴过后 , 火山活动活跃、硫磺浓汤漫流、地表灼热、闪电频频 , 没有一点氧气 。 今天绝大部分地球生物 , 是无法在那个环境中生存的 。
但生命的顽强正表现在这里 。 从天上来的简单的有机分子 , 在氮、碳、氢气体丰富、温暖潮湿的环境下 , 首先进化出来的是厌氧古细菌 , 它们生活在90℃以上 , 吸收硫、氢、二氧化碳等化学能量生长繁殖 , 如果温度低于80℃则停止生长 。 因此它们具有耐高温、喜硫磺和甲烷等古怪个性 , 适应了当时异常恶劣的环境——最初的生命在地球上站稳了脚跟 。
然后 , 地球生命的转折时刻到了 , 肩负着伟大转折使命的是一种早已消亡的古细菌——氰细菌 。 它首次使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 摄取二氧化碳 , 吐出氧气 , 此后对地球大气持续加氧10亿年 , 彻底改变了地球原有的大气成分 , 也永远改变了地球的未来命运 。 它们为未来更高级更复杂的喜氧生命披荆斩棘 , 开创了崭新的环境 , 而自身却不幸葬身于这个环境 。 地球生命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氧的大屠杀” , 使第一代地球生命古细菌几乎全部灭绝 , 目前只有一点残余躲在深海海底 。
氰细菌的伟大献身换来了地球上湛蓝的天空 , 当氧气充溢着地球天空时 , 地球生命开始了一个长达30余亿年的波澜壮阔的进程 。
在火星与地球的生命竞赛中 , 地球最终成为胜利者 , 孕育了万千生命 , 并成功地诞生了高级智慧生命 , 现在已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行星;而小个子火星则因气力不支 , 很快就退出了竞争 , 现在成为一个万籁俱寂、死气沉沉的行星 。
这两颗星球的生命故事告诉我们:生命诞生所依赖的条件是极为苛刻的 , 即使是像火星这样同地球如此相似的星球 , 其艰难的生命历程也半途停顿 , 那么 , 在宇宙其它地方 , 生命产生发展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