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500万年前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的形成 , 世界上六个最大的撞击坑与几次生物大灭绝之间存在关联 。
周期规律
根据人类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 在整个太阳系中 , 地外天体撞击事件很可能与太阳系跟随银河系的公转运动有关 。
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运动 , 大约是2.5亿年完成一周公转 。 而在这一段时间中 , 太阳系的宇宙空间环境会随着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变化发生相应改变 , 同时还会影响到太阳系中其它天体的运动 。
比如当太阳系做公转运动时 , 不可避免地会穿过银河中的其它地方 , 和星际其它天体和物质发生区域重合 , 或者擦肩而过 。 在这个时候 , 相同空间内的天体和物质可能不能穿过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云 , 但它们之间能相互产生引力或磁场影响 , 使得彼此空间内部分彗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 , 太阳系内的小天体向内侧偏移 , 最后撞击到包括地球在内的其它天体上 , 进而造成生物大灭绝事件 。
而其中彗星运动轨道发生偏移的规律 , 正是科学家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
太阳伴星
围绕主星运转的叫伴星 , 也就是相互围绕旋转的两个星体 。
太阳伴星是科学家们用来解释地球物种大灭绝事件原因的一个假想天体 , 被称为“涅墨西斯星” , 也被叫作“复仇星” 。
在这颗星球与太阳彼此围绕做公转运动时 , 每相隔约2600万年 , 就彼此之间会产生一次“亲密距离” , 对伴星来说也就是“近日点” 。
受到引力牵制 , 使太阳系内部的某些彗星和其它小行星发生偏移 , 同时部分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 无限接近地球 , 距离越近 , 速度越快 , 最后直接撞击到地球上 , 导致地球上现有的生物面临灾难 , 大规模灭亡 。
结合太阳在银河系中的公转运动 , 科学家总结出:大约相隔2600万年 , 太阳伴星受到银河系其它星际物质的影响 , 使天体运动轨道发生偏移 , 出现周期性天体撞击事件 。
虽然现在还没足够的证据证明颗伴星的存在 , 但科学家根据冥王星轨道外的一颗矮行星轨道偏心率变化 , 发现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差别可以达到近900个天文单位的差异 , 这样惊人的变化可以间接提供太阳伴星存在的可能性 。
【太阳系|太阳伴星,2600万年转回一次,或是它,造成了生物灭绝的周期性】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