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 科学家考古5年:并未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宇航员|科学家考古5年:并未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宇航员 科学家考古5年:并未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阿房宫 , 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 。 据史书记载 , 始建于公元前212年 , 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阿房宫的规模 , 唐代杜牧曾经写过《阿房宫赋》 , 认为此宫殿被项羽焚烧 , 清代画家袁耀也曾绘制过《阿房宫图》 。 1961年 , 国务院将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阿房宫考古队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研究员在湖南龙山县举行的一次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 , 考古队经过5年艰苦而细致的考古 , 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
未发现与阿房宫有关遗迹:阿房宫考古队刚刚结束的一次考古行动中 , 依然没有发现与阿房宫有关的遗迹 。 李毓芳介绍 , 考古队在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东至皂河、西至沛河的135平方公里范围内 ,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 。 其中主要遗址有14处 , 包括传说中的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门遗址等 , 事实上 , 这些遗址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 , 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毫无关系 。 最新考古表明 , 除了没有完工的前殿建筑外 , 阿房宫并没有其他建筑建成 。 此前 , 阿房宫考古队首先对传统和习惯上认定的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 , 除被民房所盖、水泥路面所压的部分之外 , 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 考古表明 , 前殿遗址台基东西长1270米 , 南北长426米 , 现存高12米 。 夯土台基面的东、西、北三面有墙 , 南面无墙 。 三面墙所围区域内没有秦代堆积层 , 没有宫殿建筑遗迹 , 也没有发现火烧痕迹 。
前殿只是建成台基:“二川溶溶 , 流入宫墙 。 五步一楼 , 十步一阁……一日之内 , 一宫之间 , 而气候不齐……”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宏大、雄伟、壮丽的秦代阿房宫 。 5年前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 , 试图通过考古工作解开阿房宫这座历史宫殿所附载的种种谜团 。 专家说 , 传说中的阿房宫遗址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前殿遗址 , 这在古文献中记载颇多 , 但从考古发掘来看 , 前殿也只是建成台基 , 其他工程尚未动工 。 专家就此推测 , 阿房宫没有建成 , 也没有像史书记载那样被项羽放火焚烧 , 阿房宫只建成了有东、西、北三面墙的夯土台基 , 三面墙所围范围内并没有秦宫殿建筑 。 “这就是阿房宫的历史真实 。 ”李毓芳说 。 不过也有专家说 , 在现有地方没有发掘出阿房宫 , 并不能说明就没有阿房宫 , 或者阿房宫没有建成 , 可能只是前殿没有建成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