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有多重要?
非常、极度重要 。
中学时代 , 谁没为那几十条物理学定律头疼过?
声学、光学、热学 , 力与运动学 , 每个领域都有各种定律 , 读的人都觉得头疼 , 那些做研究和做实验的更心塞 。 不统一起来 , 各领域自说自话 , 吵个不停 。
于是 , 牛顿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力 , 麦克斯韦统一了电、磁、光 。
现在我们能看到热学和力学是放在一个课本研究 , 就是因为统一 。
宏观上 , 我们感受物体的温度 , 这是热学的问题 , 后来人们从微观层面发现 , 这其实就是分子间运动快慢决定的 。 而分子间又有相互作用力 , 本质上就是电磁力 , 而它在宏观层面表现成了各式各样的力 , 比如摩擦力、弹力、支持力 。
统一是物理学的主线 , 是无数物理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而杨-米尔斯能在这条主线里占有一席之地 。
它是一个基础理论 , 提供了一个精妙的框架 , 让大批物理学家就可以撒开了研究 。
也因为有这个框架 , 后来科学家们才能精准预言那么多没被发现的粒子 。
据不完全统计 , 有7个诺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 , 例如丁肇中、希格斯;促进间接获得诺奖的则有几十个 。
有人甚至这么形容 , “杨振宁垄断了理论物理 , 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的(3个和杨米尔斯方程相关 , 3个和杨巴克斯特方程相关) 。 ”
03
莫须有的争议
读到这 , 是不是很难理解?
难理解就对了 。
就是因为难懂 , 才心生敬畏 。
就是因为难懂 , 才能明白公众对杨先生的认知有多浅薄 。
杨振宁主要研究的就是理论物理学 , 很多时候连“是什么”都难以描述 。
我说的也只是我的理解 , 本质上都不一定是这回事 , 要理解和传播一个理论 , 是世纪工程 。
一直以来 , 公众对杨振宁先生的印象就是他那段“忘年婚姻” 。
2004年12月24日 , 时年28岁的翁帆和82岁的杨振宁正式登记结婚 。
消息一出 , 举世哗然 。
有人骂杨振宁老牛吃嫩草 , 也有人骂翁帆贪图荣华富贵 。
有人借诗嘲笑:十八新娘八十郎 , 苍苍白发对红妆 。 鸳鸯被里成双夜 , 一树梨花压海棠 。
言论一个比一个精彩 。
人们愿意相信金钱能收买年轻娇妻 , 相信男人永远只爱18岁 , 就是不可能相信他们的结合 , 是因为爱情 。
17年过去了 , 翁帆46岁 , 出版了《晨曦集》 , 写的是她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
他们之间是不是爱情 , 无需外人评价 。
17年前是这样 , 17年后更是这样 , 而且 , 时间已经证明了很多东西 。
除了这一争议 , 还有“回国圈钱论” 。
1964年3月23日 , 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 。
2015年4月1日 , 杨振宁主动放弃美国国籍 。
这两件事摆在一起 , 有人看了多少不顺眼 。
但骂杨振宁回国圈钱 , 那是丢了脑子才能说出来的话 。
早在五十年代 , 杨振宁在美国物理学界就差不多是最高薪酬者 , 年薪五十万美金 。
再者 , 他是世界多国的科学院士 , 想养老圈钱 , 去哪不行?
还有人说 , 邓稼先和钱学森回国了 , 就他不回 , 怎么说?
这问题 , 邓老先生曾为他抱不平 , “国家需要杨振宁留在国外 , 他在国外的作用 , 远比国内大 。 ”
当年 , 美国政府采取各种软硬措施 , 禁止留美的中国籍博士返华 。
中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 , 迎回了钱学森、邓稼先 。 这两位是搞应用科学的 , 在那个急需研发导弹原子弹的时代 , 邓老和钱老是刚需人才 。
而杨振宁搞的是理论物理研究 。
那个时候的中国 , 压根没什么条件能支撑杨振宁的研究 , 他要是回国 , 几乎做不出什么贡献 , 反而会分掉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经费 。
因为经常出国交流 , 拿着中国护照经常受阻 , 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 。 对此 , 他觉得父亲杨武之心中始终有一角是怨恨的 。
但其实 , 他从未放弃为中国人发声 。
1971年 , 他参与保钓活动 , 在“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 , 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 , 全面讲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
1977年 , 他自掏腰包 , 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广告——致美国卡特总统的公开信 , 要求美国政府放弃孤立中国的政策 , 尽快与中国建交 。
中美关系缓和后 , 他是第一位回国的华裔科学家 。
推荐阅读
- 对于马来说,马蹄铁是累赘吗?野外的马为何不需要马蹄铁?
- 奥密克戎又变异了,已经隐匿传播了很久了
- 海洋动物也需要喝水,但海水很咸不能喝,那它们怎么喝到水?
- 生活在沙漠里的狮子,穷到只能顿顿吃海鲜,偶尔搁浅的鲸鱼是大餐
- 鲸鱼不断地跃出海面拍打海水,很多时候都不是在换气
- 每年被吃掉3亿吨,南极磷虾会被吃完吗?动物学家称为地球BUG
- 囚禁25年彻底发疯,史上最悲惨的连环杀人鲸,虎鲸提里库姆
- 某种意义上,真实存在过或依然存在的7个传说中的生物
- 慢条斯理,数码宝贝中的五大乌龟
- 占地近9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生命体,至今仍在“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