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 坚守5:ETF的诞生!投资进入了新的时代!( 二 )


他有一个新想法 ,
要创造一个指数基金 ,
能像股票一样随时交易 ,
这个东西就叫做 ,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
简称ETF , 当时他们考虑的就是 ,
指数基金 , 已经解决了 ,
分散 , 透明 , 低费率的问题 ,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痛点 ,
就是灵活性不足 。
但对这个产品 ,
作者比较抗拒 ,
他说500指数基金 ,
是为长期投资者建立的 ,
如果放到场内交易 ,
会大大吸引短线交易投机者 ,
这可能对基金长期持有人不利 ,
所以先锋拒绝了这个想法 。
后来这个莫斯特并没有知难而退 ,
而是找了另一家公司 ,
叫做道富环球投资 ,
推出了第一只500etf ,
从此之后 ,
这就是ETF市场的主宰者了 。
到现在美国市场上 ,
有2190只ETF ,
规模是3.5万亿美元 ,
而最早那只标普500ETF ,
仍然是最大的一只 ,
规模3000亿美元 。
也就是说 ,
作者拒绝了一个伟大的想法 ,
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
但他到现在仍然不认错 ,
依然强调 , 交易者是投资者的敌人 ,
ETF过度交易 , 对长期投资者不利 。
作者后来甚至有点 ,
故意给ETF拆台 ,
他说 , 你现在整天都可以 ,
交易500指数了 ,
而且是实时的 ,
什么样的傻子才能干出这种事来 。
最早的500etf ,
如今年均周转率是17倍 ,
而上市公司的股票 ,
年周转率平均才1.25倍 。
根据作者的研究 ,
只有六分之一的ETF ,
是被长期持有的 ,
也就是说 , 其他的六分之五 ,
都是被倒买倒卖的 ,
这也就注定了 ,
这么去搞投资的人 ,
最后不但赚不到钱 ,
甚至会赔掉很多钱 ,
因为宽基指数和债券ETF
更适合长期投资 ,
而不是让你们交易来玩的 。
不过骂归骂 , 先锋集团 ,
最后也在2001年做了ETF ,
但他们的底线就是 ,
只做大盘ETF和行业ETF ,
而一些杠杆 ,
反杠杆的衍生ETF ,
他们还是不做的 。
现如今 , 他们的ETF资产规模 ,
达到了8850亿美元 ,
市场份额是25% ,
仅次于贝莱德集团的39% ,
当年最早做出ETF的道富环球 ,
现在份额却只有18% 。
但作者十分清楚 ,
ETF的增长 ,
主要是营销的结果 ,
而指数基金的增长 ,
才是投资的结果 。
区别就在于 ,
营销的结果 ,
对于基金持有人非常不利 ,
而投资的结果 ,
才能让大家赚到钱 。
作者把传统指数基金称之为TIF ,
跟ETF做了对比 ,
从2004到2017年 ,
ETF的净现金流增长 ,
要比传统指数基金大的多 ,
但是市值增长却全面落后 ,
统计投资者年化收益 ,
传统指数基金达到年化8.4% ,
而ETF只有5.5% ,
主要因为较高的交易成本 ,
以及错误的下注 ,
以及糟糕的入场时机 。
如果你要想投指数 ,
就尽量到场外去买 ,
在场内你一定管不住那只 ,
闲不住的手 。
ETF你一定拿不住 ,
总想买卖 ,
最后就会赔掉很多钱 ,
多次买卖也无形中 ,
提高了交易成本 。
当然 , 如果你能一直拿得住的话 ,
ETF和指数基金 ,
成本基本一样 ,
而作者也再次强调 ,
股票交易最终会成为 ,
投资者的敌人 ,
投资者无论投ETF也好 ,
传统指数基金也罢 ,
都应该买入并长期持有 ,
这样肯定能赚钱 ,
但是你来回进进出出 ,
可就不一定了 。
之前作者写了一本书 ,
叫做指数的胜利 ,
1995年他就预测指数被低估了 ,
随后的时间里 ,
指数基金资产快速扩张 ,
从500亿美元 ,
增长到3.3万亿 ,
他们自己也是每年增长21% ,
指数基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
而资本市场 ,
中国比美国落后20年 ,
美国当年发生的事情 ,
其实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 ,
越来越多的指数基金出现 ,
这些产品将长期打败主动投资 ,
所以现在市场上的个股 ,
跟整个股市的关系越来越大 ,
这都是指数基金带来的结果 ,
也是市场越来越有效的标志 。
曾经有很多基金 ,
都与先锋是直接对手 ,
包括富达基金 ,
在80年代里 ,
靠着明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
富达一度还很热门 ,
在林奇当经理的那几年 ,
麦哲伦基金每年都跑赢 ,
标普500指数 , 3.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