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文章图片

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文章图片

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文章图片

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文章图片

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一种与传说中的龙最为接近的物种 , 那一定就是洞螈了 , 因为这种动物的长相只需要简单的PS一下 , 就能在网上引起巨大的轰动 , 这一点2013年的“昆仑山洞惊现真龙”事件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了 。 那么 , 洞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网传它10年不吃不喝依然能活是真的吗?带着这几个问题 ,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洞螈这种“神秘”的生物 。 (下图为13年“昆仑山洞真龙”事件的网图)
“洞中之龙”?
早在17世纪 , 斯洛文尼亚卡尼奥拉(Carniola)的自然历史学家和博学者约翰·魏哈德·冯·瓦尔瓦索(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对岩溶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非常的感兴趣 , 而欧洲受大西洋洋流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自古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隐秘的洞穴 , 因此 , 这里成为了约翰主要探索地 。
在探索的过程中 , 约翰来到了位于欧洲东南部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 , 因为这些有大量的石灰岩溶洞 。 在探索这些石灰岩溶洞时 , 约翰第一次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生物 , 这种生物的体长约在30厘米左右 , 躯干圆柱状 , 通体以白色为主 , 有着纤细的四肢 。 发现这种生物后 , 约翰以为自己找到了传说中“龙的幼体” 。 并且在自己的书中 , 将这种生物描述为“可以腾空飞行”变为“巨龙”的真龙 , 这一消息的公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
当然 , 这个消息也引起了当时科学家们的关注 , 并且科学家们深入洞穴对该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 , 这种生物并非某个物种的幼体 , 而是成年个体 , 它虽然能够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 但是不会飞 。
回归科学的洞螈
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 , 这种似龙的生物终于回归了科学 , 它有了生物学分类:两栖纲有尾目(蛙类是无尾目)洞螈科洞螈属 , 不过 , 由于在这个世界上目前没有发现过洞螈的姊妹物种 , 所以在洞螈科下只有洞螈属一个属 , 在洞螈属下只有洞螈一个物种 。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 , 洞螈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已经1500万年了 , 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岩洞中 , 所以眼睛逐渐的退化 , 这也是它们“盲螈”名字的由来 。
【科学家|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而且由于长期没有接收到阳光的照射 , 洞螈体表的黑色素也逐渐的消失 , 变成了如今粉嫩的皮肤 。 至于四条小腿 , 是因为洞螈属于两栖动物 , 这样方便自己来到陆地或者进入水中 。
除此之外 , 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 , 一支研究小组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岩洞中发现了一个洞螈群 , 当时被发现时 , 这些洞螈的年龄大约在10岁左右 。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 研究小组决定启动对该种群的保护 , 就这样到了2010年 , 48年过去了 , 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 , 这些洞螈跟初次发现时一模一样 , 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 。 这一发现引起了当时国里昂第一大学生物学家雅恩·沃伊特伦的关注 , 并且随即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 , 对这群已经接近60岁的洞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研究的课题包括:洞螈的寿命、洞螈不衰老的秘密以及洞螈的生存方式 。
洞螈的秘密
通过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 , 洞螈的平均寿命在69岁左右 , 最长寿命可能会达到100岁(目前没有被证实) , 而且由于洞螈的食物过分的依赖于洞穴中的无脊椎动物 , 所以它们的食物并没有保障 , 这让它们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生存长达6年之久 , 并且蝾螈的繁殖能力非常差 , 它们平均的交配周期长达12.5年 。 下面我们在分三个部分来说一下洞螈的这些秘密 。
第一是不进食 。 在上面我们说过 , 洞螈一生都生活在这些暗无天日的岩洞中 , 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 , 但是这种环境下无论是水中还是陆地上 , 无脊椎动物都是比较少的 , 这使得洞螈有了很强的抗饿能力 。 首先 , 在洞穴中 , 温度非常的恒定 , 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 , 它们很少活动 , 这样降低了新陈代谢的速率 , 减少了对食物的需求(在观察中 , 有一只洞螈在7年的时间内没有移动过一步) 。 其次 , 洞螈还会在有食物时 , 将食物以脂肪的形式积累在自己的内脏器官中 , 当食物匮乏时 , 会优先分解这些脂肪 , 如果还不行 , 洞螈就开始从自己不太重要的器官和组织慢慢的溶解吸收 , 维持生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