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12.5年繁殖一次,不进食可活6年的洞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二 )


因此 , 在极端环境下 , 洞螈本身就有很强的耐饿能力, 再加上它们会通过静止的状态来降低新陈代谢 , 储备脂肪、分解器官和组织的能力 , 让它们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生活长达6年之久 。
第二是寿命 。 一般情况 , 自然界中动物的寿命与体型是正相关的 , 简单的说就是体型越小的动物通常寿命越短 , 但是洞螈却是个例外 , 它以平均30厘米的体长 , 竟然活到了大象的平均寿命 , 这着实让人吃惊 。 研究小组通过观察发现 , 洞螈之所以长寿与新陈代谢速率慢、繁殖周期长有一定的关系 , 而且研究人员还猜测 , 洞螈可能拥有特殊的技能 , 用于清理当细胞线粒体将营养转化为能量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自由基的聚集与衰老正相关) 。
第三是繁殖 。 洞螈是已知的繁殖周期最长的动物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可能与它们洞穴环境中食物丰度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 毕竟繁殖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 而在食物都得不到保障的生存环境中 , 洞螈不得不降低了自己的繁殖力 。
总结
洞螈是小型动物中的“寿星” , 它们平均寿命达到了69岁 , 至于网上传言的100多岁 , 目前是没有得到证实的 , 而且洞螈可以在6年的时间内不进食依然能够生存 , 这一切都是因为洞螈的食物没有保障 , 所以它不得不通过不活动来降低新陈代谢导致的 , 当然 , 在有食物时 , 存储一定的脂肪 , 还有分解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也起到了“保命”的作用 。
看到这里 , 许多小伙伴可能有疑问:繁殖能力如此之差的洞螈为什么没有灭绝?其实答案很简单:寿命较长、生存能力很强、没有天敌(环境太差了)而且洞螈不是不繁殖 , 只是繁殖周期长一些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