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心血管教授法耶尔·阿卜杜尔曼-阿里(Fayal Abderemane-Ali)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论文指出 , 箭毒蛙使用三种策略来阻止自身中毒 。 最常见的涉及一种基因突变 , 该突变略微改变了毒素的目标蛋白质——钠离子门的形状 , 使其不再与蛋白质结合 。 比如钴蓝箭毒蛙(Dendrobates tinctorius azureus)携带一种叫做地棘蛙素的毒素 , 它模仿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有益信号化学物质 , 对毒素具有抵抗力 。
另一种策略是完全清除体内毒素的能力 , 这个过程与避免自身中毒并不一定相同 , 这只是动物避免被它们所吃的东西中毒的另一种方式 。
第三种策略称为“隔离” 。 动物将开发系统来捕获 或吸收毒素 , 使用一种“蛋白质海绵”的东西来避免自身中毒 。 简单来说 , 就是专门产生一种蛋白质来吸收毒素并保持住它 , 这意味着毒素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到达那些脆弱的蛋白质通道 。 还有就是 , 钠离子通道上的蟾毒素受体上的天冬酰胺(asparagine)会被苏氨酸所取代 , 使得蟾毒素不会与钠离子通道发生结合 , 因而不会对自己造成毒害 。
事实上 , 并非只有有毒动物才能够建立起毒素对抗性 ,它们的天敌和猎物同样也能 。 比如束带蛇捕食带有神经毒素的蝾螈 , 已进化出能够抵抗蝾螈毒素的特性 。 比如非洲平头哥蜜獾敢捕食眼镜蛇 , 也已进化出了不与神经毒素结合的能力 。 而随着毒物毒素不断升级 , 其天敌的抗性也不断增强 , 这场物种进化军备竞赛会不断重复上演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请给它点赞(三连击)!更多动物知识、科学趣闻 , 请关注【和光万物】!
推荐阅读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河马50厘米长的犬齿不外露,剑齿虎的牙齿复原有没有可能搞错了呢?
- 研究人员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的蛋白质结构
- ?关于陨石中的氨基酸的介绍
- 细胞基因也有“两面性”!早期合成关键蛋白质,后期却会引发疾病
- 如果真的有龙,那它是如何飞起来的?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出来了结果
- 真的有一个平行的空间吗?梦也许是一种感觉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好消息!乳腺癌新药Enhertu(DS-8201)获FDA优先审查:疗效击败T-DM1
- Nature:衰老的根源在核糖体?衰老加剧核糖体暂停,破坏蛋白质稳态
- 什么是酶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