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


科学家 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
文章图片

科学家 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
文章图片

科学家 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
文章图片

科学家 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
文章图片

【科学家|趣味问题:石油能否再生,汽车为何一定要电动化?】#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对于这两个问题有很多汽车爱好者表示不解 , 甚至对于“石油不可再生论”表示怀疑 , 但这更像是“阴谋论”;比如“大漂亮”说石油不可再生只是为了控制石油价格 , 虽然“大漂亮”说的很多事情都是扯淡 , 但石油不可再生倒是个事实 。
石油是化石燃料 , 是由远古时期的古生物死亡后形成的 , 认可这种说法吗?
阴谋论者往往不认可这个观点 , 然而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理论解释石油的形成基础 , 无机石油说似乎已经是非主流了;其实只要搞清楚石油形成的过程 , 对于石油能否再生也就不会再有质疑了 。 石油确实是由古生物形成 , 但最初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参天巨树或者超大恐龙 , 而是由看不见的微生物形成 , 是不是很意外 。
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咩有氧气、氮气和碳(二氧化碳自然含碳) , 原始空气其实只有氢气和几万 , 这是太阳系星云中的两种主要气体;在漫长的时光中由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加热 , 地球的温度变得极高 , 碳元素变成了二氧化碳 , 之后才与水和氮气随着火山喷发而爆发出来 。 水变成了湖泊和大海 , 大气中充满了数以亿计(吨)的碳 , 这时候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 , 这种严苛的环境也不适宜生命体的出现 。
在大约40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 , 因为在此之前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 水是万物之源;此时形成了单细胞生命 , 这是一种不需要氧气的原核生物(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再过五亿年后 , 海洋中出现了单细胞生物(蓝藻细菌) , 至此地球才开始形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
蓝藻细菌会吸收二氧化碳 , 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 注意重点是这些氧气开始出现在海洋中;不是所有的生命体都需要氧气 , 第一批出现在海洋中的单核生物就不需要氧 , 而氧气对其而言就是“毒气” 。 于是这些厌氧生物就被毒死了 , 这一次的变化被称之为“氧气大屠杀”或“大氧化事件” 。
氧气造成的是数以无数兆吨的厌氧生物的死亡 , 重点是并没有其他生物去消化掉这些生命体;最终这些氧气都沉入海洋的底部 , 在海水含氧量较低的阶段中又无法腐烂 , 于是这些生物就带着超大量的碳沉入了海底 。 在海底沉积的微生物随着地壳运动被泥沙掩盖 , 而且埋得越来越深;地壳内部的超高温铁核的温度可以超过5000℃ , 高温让这些是死亡的原始生命体变成了干酪根 。
干酪根也被叫做油母质 , 在合理的压力与温度环境中可以释放出石油和天然气;也就是说没有合理的压力与温度就无法转化为石油 , 这也说明石油的出现是注定但也是巧合 , 不过更重要的是石油确定无法再生 。 因为地球不再那么“狂暴”了 , 不再有“大氧化事件”的出现 , 没有无法计量的生命体沉积到海底 , 也没有夸张的地壳运动 , 所以石油就不会再人类文明周期内继续形成 。
这又要谈到生物大灭绝理论了 , 正常的周期只有60万年 , 一个生命文明就可能消失;在这个周期中无法形成石油 , 之后的灭绝如果是因为地球环境的巨变倒是有可能再上演一次石油生成的过程 , 只是人类也不再能看到了 。
为什么要让汽车电动化呢?
第一节就是答案之一 , 石油没有再生条件或再生所需要的生命体 , 需要数百万年到上亿年才能形成的超长周期超过生物大灭绝理论的周期 , 石油即便可以再生也只是为下一个生命文明做准备;届时被狂暴的大自然完全摧毁的地球上 , 可能会出现一些被下一个智慧文明发掘并认为很奇怪的化石 , 就像当下的考古发掘出了一些东西也理解一样吧 。
不能再生的石油自然是用一些少一些 , 最终必然会被耗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其实很少了 , 能支撑全球十余亿台机动车使用十几年而已 。 虽说以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探明一些潜在的石油 , 但是现在无法发现或发掘 , 以后又能做得到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