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鱼 世界上“最蠢的鱼”,被咬后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啥还没灭绝?( 二 )


翻车鱼的习性那么 , 翻车鱼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习性?首先就是翻车鱼的“奉献精神”了 。 我们知道船只在海洋中航行久了之后 , 船底就会长满海洋生物 。 而翻车鱼的身上也一样 , 经常长满了各种寄生生物 , 甚至多达数十种 。
翻车鱼不但用自己的身体去喂养这些寄生生物 , 还要定时浮上海面 , 在享受太阳的消毒照射的同时 , 让海鸟啄食自己身上的这些生物 , 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餐厅” 。
除了海鸟之外 , 翻车鱼在水下也会用自己身上的寄生物为小鱼提供食物 ,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给未来的自己“养殖”食物了 。
在我们看来 , 翻车鱼可谓是十分“愚蠢” , 因为它独特的构造 , 翻车鱼在海中行进的速度很慢 , 靠捕食海藻、软体动物、小鱼等为生 。 它最大能够长到3-5米长 , 体重达到3500千克 , 可以说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了 。
但是和别的大型海洋生物不同的是 , 翻车鱼几乎没有什么攻击性 , 也没有保命的绝迹 , 完全就是一个海洋中的“活靶子” , 甚至被咬了也不会逃跑 。 那么为什么翻车鱼不怕自己被吃掉呢?
翻车鱼为什么还没灭绝?在我们看来 , 翻车鱼这样行动缓慢 , 毫无自保能力的鱼类 , 在弱肉强食的海底世界简直就是一块块移动的食物 。 海里的凶猛捕食者可谓不计其数 , 为什么翻车鱼在千万年以来都没有被吃光 , 最后灭绝呢?
其实 , 翻车鱼看似“愚蠢” , 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智慧 。 首先就是繁衍能力了 。 我们知道 , 处在食物链下层的动物往往比处在食物链上层的动物繁殖能力要强 , 这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决定的 , 不会让自然界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 。
翻车鱼作为一种特别容易被杀死的动物 , 如果没有强大的繁衍能力 , 那么恐怕早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 翻车鱼的繁衍能力有多恐怖呢?简单来说 , 那就是翻车鱼一次性能够产下足足三亿枚的鱼卵!
小翻车鱼孵化出来之后只有几厘米长 , 其中大部分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夭折 , 而那些千万分之一的幸运儿也足以延续翻车鱼的种族了 。 质量不够 , 数量来凑 , 这就是翻车鱼能够繁衍至今的原因之一 , 不得不说也算是一种智慧了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更加简单了 , 那就是翻车鱼很难吃 。 动物的捕食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给自己补充能量活下去 , 肌肉就是补充蛋白质的最好途径 。 但翻车鱼的身躯虽然十分庞大 , 真正的肉却没有多少 , 甚至一口下去都只能够咬到厚厚的皮 。
再加上翻车鱼表面本来就有很多寄生生物 。 因此不管是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来说都十分糟糕 , 长此以往 , 也就没有几个海洋中的掠食者愿意去捕食翻车鱼了 , 这大概正是庄子所谓的“无用之用”吧 , 一棵不成材的树反而因此而不被砍伐 , 这也是翻车鱼的生存哲学 。
翻车鱼和人类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 我们要捕捞翻车鱼也是非常容易的 , 因为翻车鱼不光在海底行动缓慢 , 还有很多时候会浮在水面上 , 简直就是“一捞一个准” 。
那么 , 人类为什么没有大量捕捞翻车鱼呢?原因也很简单 , 那就是对于海洋掠食者来说没什么用处的翻车鱼 , 对人类也同样没有什么用处 。
翻车鱼皮厚、肉的口感也十分糟糕 , 身上还有很多寄生虫 , 而且也没有鱼油之类的可利用价值 , 因此人类也就懒得去捕捞了 。 就算是捞到了翻车鱼 , 一般也不过是送去做成饲料鱼粉 。
但人类的活动还是威胁到了翻车鱼的生存 , 那就是人类制造的“白色污染” 。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将大量的塑料垃圾投放到海中 , 其中很多塑料袋看起来和翻车鱼的食物之一的水母很相似 , 因此翻车鱼会将这些塑料袋吞食到腹中 。
但是很明显 , 翻车鱼无法消化这些塑料袋 , 也无法正常排出 , 最后只能够活活饿死 。 这对于人类来说 , 无疑是又一次来自大自然的警告 , 我们的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方方面面 , 必须引起重视 。
结语翻车鱼的大脑只有几克重 , 但是却能够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存活千万年 , 这足以说明地球上的生物其实都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平衡 , 大家不一定在智慧方面突出 , 但是“尺有所短 , 寸有所长” , 不被淘汰自有其原因 , 我们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生物 。
然而人类在建立了辉煌的文明之后也变得越来越傲慢 , 仿佛自己已经是大自然真正的主宰 , 可以掌握其他生物的生杀大权 。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越来越多的迹象已经告诉我们 , 大自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 人类应该停止自己的破坏行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