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试验汇总丨干细胞修复神经功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开辟新途径】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神经系统功能一旦损伤难以恢复 。 近年来 , 神经再生理论发展和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成功 , 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干预提供了新视野 , 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干预上发挥关键作用 , 从根本上解决该病神经细胞丢失问题 。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因脑或脊髓神经元纤维的缠结或神经元的丢失所致而产生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 人体的大脑和脊髓由神经元组成 , 而神经元又有不同的功能 , 如控制运动 , 处理感觉信息 , 并作出决策 。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因素主要与脑损伤、年龄、基因等相关 。 常见的代表性疾病有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PD)、亨廷顿病(HD)、渐冻症(ALS)、多系统萎缩症(MSA)、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等 。
有数据统计 , 2018年全球约有5000万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 , 到2050年将达到1.52亿 , 这无疑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炎症与氧化应激 , 代谢障碍 , 钙离子通道受损 , 线粒体障碍 , 神经营养因子(NT)缺乏等有关 。 其复杂病理改变导致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和丢失 , 引起学习记忆障碍 。
目前临床上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传统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康复训练等 , 但只能改善症状 , 却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
截至目前 ,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依然有限 , 且效果不尽人意 , 该领域的新药研发又屡屡受挫 , 如何有效修复神经功能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而干细胞有效修复神经的作用 , 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打开了新格局 。
干细胞被定义为能够自我更新并向多种细胞分化的一类细胞 。 用于相关研究的干细胞种类主要有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能力 , 且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伦理道德争议小等优点 , 成为修复神经功能的优势细胞 。
干细胞治疗的可能机制:
①分化再生代替
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 替代受损细胞 , 再建神经环路 。
②神经因子保护
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谷氨酸导致损伤的神经元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 且这种保护与其分泌且高水平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密切相关 。
③建立脑内微循环
干细胞增殖并增补内皮祖细胞 , 可以直接参与形成及修复损伤神经血管 , 从而保证损伤的神经组织细胞的血液供应 。
④促进内源性神经细胞再生
干细胞分泌因子诱导受损神经组织周围内源性的神经干/祖细胞生长、增殖 , 替代复建神经通路 。
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领域学者开展了干细胞修复神经功能的体内外实验 , 以期通过研究其作用机制来增加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干细胞治疗已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中 。
1.阿尔茨海默症(AD)
AD目前已影响到全世界3500多万人 , 我国有超过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患者 。 FDA批准通过以抑制神经元死亡相关蛋白和恢复胆碱能神经元系统功能的方式来治疗AD , 但结果不甚理想 。
已证实干细胞治疗可改善其记忆、认知功能及行为学方面的能力 。 Salem AM等人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移植到AD大鼠实验模型体内 , 同时与两种传统治疗药物进行对比 , 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归巢作用成功迁徙到了AD模型大脑损伤部位 , 并且检测到了损伤部位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增多 。
2、帕金森(PD)
2019年 , 有媒体报道 , 科学家们对34例帕金森患者应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滴注治疗 。 对纳入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 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回输后对帕金森患者安全有效 , 可以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你认为先天失明的人可以看见世界吗?先天只发育出一半大脑的人可以正常生活吗?
- 历史上哪些“黑科学”让世界为之颤抖?
- 一呼一吸之间,大脑神经元在梦中跟随着呼吸的节奏“加班”
- 章鱼有9个大脑能编辑基因,智商高到无法理解,为何没发展出文明
- 一个较为诡异的问题:人类6岁以前的记忆,为什么会消失不见?
- 什么是亚精胺Spermidine?亚精胺抗衰有效吗?如何补充亚精胺?
- 你的抗压能力如何?这事或许还要看大脑可塑性
- 860亿个大脑神经元,让1.4公斤的大脑消耗人体20%能量,人脑越用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