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特尔曼:感觉又有人在说我
另外 , 对于“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舱来说 ,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 那就是上升段推进器没有备份和冗余 , 万一坏了 , 宇航员可真就回不来了 , 只能在月球上“孤独终老” 。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悲剧的问题 , NASA也想了很多办法 , 比如为后续长期登月任务设计了月球紧急逃生入轨系统LESS 。
红圈里就是LESS
听这个名字是不是非常复杂专业?但其实所谓的LESS非常简陋 , 就是将几个燃料罐绑起来 , 加个发动机 , 然后安两个座位和一套最基础的操控系统 , 堪称坎星科技的“太空摩托” 。
这就是太空摩托
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 一旦上升段出现故障 , 比如火箭发动机点火失败 , 不要慌 , 搬出体型比月球车还小的LESS , 然后起飞 , 乘坐这样的“太空摩托”与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汇合 , 对接完毕 , 航天员再进行太空行走 , 爬到指令舱的舱门附近 , 钻进去就可以顺利返回地球了 。
点火 , 起飞
俗话说“听起来简容易 , 做起来难” , 真正要救命 , 首先要保证身体的稳定 , 在飞行中身体千万别有什么大动作 , 因为它太小了 , 抬个手就可能改变航向 。 其次 , 月球虽然引力很小 , 但也是有引力的 , 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6 , 这个“太空摩托”的小火箭需要克服两个人和一整套设备的重量 , 设计并不简单 , 不是地球上战斗机飞行员的弹射救生火箭可以比拟的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技术问题当时没办法解决
到这一步算是抓住救命稻草了
而网友好奇的是 , 一旦没有成功入轨 , 这玩意儿会不会带着宇航员再掉到月面上摔死 。 如果会的话 , 这个掉的过程中一定像电影《特警判官》2里吸毒后慢动作坠楼一样吧 , 极大延长人死亡前恐惧的时间 , 万一碰上有恐高症的 , 那真是太酸爽了 。
太吓人了 , 我恐高
第三 , 它还要有矢量控制设备 , 或者叫调姿喷口 , 并且能长时间工作 , 才能将“惨遭抛弃”的航天员送到指令舱附近 , 精准对接 , 一旦出现问题 , 就可能带着宇航员走向不归路 , 那还不如死在月球上 。
对接瞬间
这里要说的是 , 所谓月球紧急逃生入轨系统LESS , 只是NASA的一个工程研究项目 , 目标是为“阿波罗”后续长期登月任务准备的 , 后来随着“阿波罗”后续任务的取消 , 这个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 其实即使真造出来了 , 估计登月宇航员们的内心对它也是抗拒的 。
还得自己爬到舱门附近
而相比美国如此局促的B方案 , 苏联的方案看起来就要靠谱得多 , 它计划提前打一艘无人的月球登陆器当备份 , 一旦一个登陆器出现了问题 , 还有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可以使用 。 可惜由于苏联登月火箭N1的失败 , 从没有机会展示这个让美国人垂涎欲滴的设计 , 以后我国进行载人登月 , 其实也可以借鉴苏联的备份方案 , 甚至搞个月球轨道空间站 , 让登月和月面起飞变得更简单 , 更保险 。
美苏登月舱
【月球|极限登月,“阿波罗”曾准备放狠招,这样从月球起飞会恐高吗?】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